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鄉村致富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鄉村致富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21 06:58:21

㈠ 求講述70—80年代的農村歷史生活電視劇和電影

1、《上門女婿》
主演:張豐毅,曲國強,張莉莉,趙倩
該劇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黃河流域的農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在由貧困走向致富的時代變革中,觀念、心靈、情感、命運的變化。
2、《當家的女人》
張曉春擔任導演,王茜華、孫濤、蔣寶英、戈治均等主演的農村電視劇。
該劇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10年為歷史背景,圍繞著女主人公菊香的曲折人生經歷,透過幾個家庭錯綜復雜的矛盾糾葛,展現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進而揭示了中國農民在生存、生活、情感、觀念上的變化。
3、《我的土地我的家》
楊晶執導,譚文峰、仧演編劇,張洪傑、由力、關小平、初星一、霍亞明、張二丹、張錚主演的農村題材電視劇。
該劇是以1978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的發展變化為背景,描述了三十年來農村改革開放的歷程。劇中以農民張老存一家人的恩怨糾葛為縮影,講述了農村和農民在改革開放30年間的悲歡。
4、《老農民》
編劇:高滿堂、李洲,總導演:張新建,導演、攝像指導:王濱、張開宙。
該劇從1948年開始,講述山東黃河岸邊的麥香村,由土地改革始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
5、《絕戀》
張元龍執導,謝蘭、孫岩主演的家庭倫理劇。該劇根據何群倉同名小說改編,描述的是上世紀70至80年代,發生在原長安縣3戶人家之間的愛情、親情和友情故事。
6、《平凡的世界》
簡介:以農村題材為主,通過對年輕人生活的描述,反映了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而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㈡ 求一部電影,一個復員軍人回家當村支書,帶領全村人致富的故事

《胡楊人》 (2008)

導演: 蘇磊
編劇: 靳華 / 李薇
主演: 安尼瓦爾 / 祖麗菲亞·熱西提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片長: 89分鍾

㈢ 國內一個村支書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電影

電影《吳仁寶》,以華西村吳仁寶老書記的生平事跡為原型,集中展現了吳仁寶老書記帶領華西人從貧窮走向富裕的歷程。

㈣ 求一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農村老電影講述一個退伍兵服員後回鄉帶領大家勤

《咱們的退伍兵》

講的是汽車兵方二虎退伍回到家鄉,拒絕了他哥哥的建議——兄弟兩一起跑運輸賺錢,轉而帶著鄉親們一起開焦炭廠致富

㈤ 有關於一些農村題材的電影嗎

天堂之路》反映農村打工妹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追你到天邊》是講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為自己的兒子報仇的故事,
既感人又好看
《荔枝紅了》是一部反映農村幹部現實生活的故事影片
《會說話的風箏》是反映兒童生活的影片,
但也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證書》一部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電影
《果實》一部勾勒陝北農村風情畫卷的影片
《燕銜泥》新農村題材電影,
講述了一個性格剛強的村支書張占廷帶領村民舍棄令全村人發家致富
的小煤礦,進行轉型發展旅遊的真實事件。
《桃花村》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題材的電影
《聖水湖畔》 20集電視連續劇 講述了一個保護耕地、樹立糧食安全意識的故事。
《稻花飄香的季節》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 本劇——以江漢平原上由兩個行政小村並村後的變革與發展為主題。
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影片
《山的那一邊》 這是講述一名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故事。
《燒鍋屯鍾聲》8集農村題材連續劇 為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組織部副部長楊天虹進駐燒鍋屯,
為村民先後解決了集資款、土地、失學兒童等一系列問題,
燒鍋屯終於有了掌聲與笑聲。
《山坳里的庄戶人家》是一部農村題材的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
該劇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
《年年月月日日》一部反映農村青年農民的生活
《莊稼院里的年輕人》
是一部反映農村改革開放奔小康過程的現實題材作品
反映80年代農村題材的電影:
《生財有道》
《月亮灣的笑聲》《喜盈門》《咱們村裡的年輕人》
相信至今仍為人們所記得。這些電影,影響了無數人,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人思想觀念的轉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㈥ 五六十年代農村題材電影有哪些 什麼是農村題材的電影

1、五六十年代農村題材電影有《五朵金花》、《阿詩瑪》、《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大李老李和小李》、《柳堡的故事》、《李雙雙》、《錦上添花》。

2、農村題材的電影就是作品中取材於農村的材料,內容主要反映了農村的生活風貌、經濟文化、人生百態等。

㈦ 求視頻:農村題材電影講一個女人靠種大棚使全村致富!!她婆婆是盲人,她把她婆婆房子扒了,最後又給蓋一間

說電影《喜蓮》是描寫鄉村女人脫貧致富的故事,似乎不錯。但這並不就是《喜蓮》,甚至不是其主要的特色。看片時:人們很快被那位帶著濃郁東北鄉土氣息的、潑辣、賢淑時而又顯得柔弱的喜蓮抓住了。這是近期銀幕少見的現象。許多銀幕人物與我們無關,那些出沒於江湖、遊走於商場,那些華貴的、空虛的、性感的,談吐著「文化」又散發著痞氣的人物,讓我們無動於衷,而喜蓮卻不然。《喜蓮》是長影導演孫沙「鄉村女人三部曲」中的人物之一。據說,拍「三部曲」並非有意為之,自《九香》、《紅月亮》、《喜蓮》拍下來,便構成了一個特殊的視角。同樣以當代農村為背景,同樣以女人命運為焦點,奏響了一曲深沉的中國勞動婦女奉獻、自尊、自立的頌歌。《九香》沉鬱執著,《紅月亮》憂憤慷慨,到《喜蓮》則迸發出一股活潑豁達之氣。孫沙痛感浮躁、急功近利造成當前某些影片與廣大觀眾的疏離,他注重電影的民族精神,他追求返璞歸真的境界,認為沒有實感和真情就沒有電影。而在廣袤的鄉村與細小的家庭,透過古老生活方式的更新,他洞悉了生活的陰影,也找到了人的質朴與溫馨的棲地。喜蓮形象的鮮活在於她毫無雕飾。孫沙心目中的喜蓮女人味十足又風風火火,於慧的表演可以說出色地傳達了角色這種氣質。出嫁的喜蓮,不時撩開紅蓋頭左顧右盼,後來索性把紅蓋頭當圍巾系在脖子上,她的不安分,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穿著大棉襖和泥抹牆,背著瞎婆婆從西院跑到東院,又顯示了喜蓮的質朴與柔順。同村姚二虎偷牛被拘留,她想到自己也想到了命運相同的鄉親們,由此啟發她下決心改變活法,帶領全村人苦幹脫貧。農民的脫貧致富,不但是物質生活條件改造和提高的過程,更是一個文化更新和精神解放的過程。《喜蓮》並沒有低估這個過程的艱巨性。只不過它主要著眼於女主人公對習慣勢力的抗爭及其精神上的成長,而且以輕喜劇的方式降低了喜蓮與丈夫沖突的灼熱程度,這樣一來,似乎反倒更貼近生活,更能真實襯托喜蓮的心氣與眼界。喜蓮屬於那種敏於接受新事物、較少自私心的農村新人。生活視野閉塞時,她不乏善良與穎悟;一旦良知被喚起,踏上自立之途,她堅韌而通達,又不會喪失女性的溫柔與同情心。時代造就了喜蓮,是改革風潮把她推到了生活的前列。意識到經濟獨立對於婦女解放的意義,同時以開闊的襟懷尋求與公眾共同富裕之路,在復雜的社會轉型期,喜蓮的形象肯定會給人們許多寶貴的啟迪。流暢、洗練的敘事,已成孫沙電影的一個特色。旁白的妙用,有助於剖示主人公的心跡,從語言風味上也加重了影片的鄉村感和地域感。幾組人物關系中,喜蓮與婆婆(婆婆因喜蓮抓中葯治療由失明而復明,尚可推敲)、與妯娌、與村民的關系,著墨不多,恰到好處。喜蓮與丈夫的交流與碰撞,世德擺村長架子那憨態可掬的居高臨下,喜蓮不乏柔情與依戀又不乏自主與堅決,無疑是最富於生活情趣的。楊青這個角色的設置,也應說是頗具匠心的一筆。作為世德原先的對象,楊青舊情未了,夾在喜蓮與世德之間,形成某種尷尬的局面。這本容易落套的「三角」模式,在《喜蓮》中處理得比較自然,楊青介入與離走,不僅成為故事進展與轉折的重要情節點,而且從側面增添了男女主人公情感糾葛的波折。問題是喜蓮與世德之間精神隔閡的修復,應當說,影片的收束還是過於匆忙,直至結尾觀眾在心理上並未完全認同男女主人公達成諒解和重燃愛意。情感與人性的豐富而有深度的揭示,仍然是當前銀幕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個薄弱環節,尤其是社會主義新人形象。「鄉村女人三部曲」的人情表現,《紅月亮》顯得更有力度,《九香》和《喜蓮》稍嫌拘謹。缺乏激情的寫實往往歸於平淡。盡管孫沙的東方式含蓄在總體上是可取的,但看片之後,我仍有「功虧一簣」之感,由衷希望這類題材和格調的影片有更大膽的筆觸、更強烈的心靈沖擊力。

㈧ 70年代農村生產隊電影有哪些

1、電影《金光大道》

簡介:1976年年末,拍攝時多災多難的《金光大道 中集》終於殺青。當時,影片下集的劇本已經完成,卻由於「文革」已經結束,影片中某些帶有時代色彩的內容顯然已經不合時宜,所以下集未能拍成。

但歷史的鏡頭歷歷在目,《金光大道》劇組親歷了驚心動魄的唐山大地震,並留下了那個特殊時代的故事。

㈨ 有個老電影,是農村片,裡面有個瘸子養兔子是什麼電影發家致富,裡面還有換親的

界皇

作者: 傲天無痕

簡介:
少年石鋒,右手神槍,左手神鼎,胸藏聖樹,身懷煉寶秘術,帶領美女軍團,崛起當世,以無敵的姿態,橫掃天地!傲世神鼎煉地溶天,曠世神兵造化乾坤,生死絕境踏破巔峰!純情聖女,霸道女皇

㈩ 尋找幾部村支書帶領村民致富電影正旋律的

80年代初:
《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咱們的牛百歲》《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80年代中、後期,一批反映現實主義題材的「西部片」:《人生》《老井》《野山》
90年代:
秋菊打官司》《鳳凰琴》《被告山杠爺》《留村察看》《九香》《一個都不能少》
三暖系列」:《暖春》《暖情》《暖秋》
《香巴拉信使》
《天堂之路》反映農村打工妹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追你到天邊》是講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為自己的兒子報仇的故事,既感人又好看
《荔枝紅了》是一部反映農村幹部現實生活的故事影片
《會說話的風箏》是反映兒童生活的影片,但也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證書》一部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電影
《果實》一部勾勒陝北農村風情畫卷的影片
《燕銜泥》新農村題材電影,講述了一個性格剛強的村支書張占廷帶領村民舍棄令全村人發家致富的小煤礦,進行轉型發展旅遊的真實事件。
《桃花村》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題材的電影
《聖水湖畔》 20集電視連續劇 講述了一個保護耕地、樹立糧食安全意識的故事。
《稻花飄香的季節》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 本劇——以江漢平原上由兩個行政小村並村後的變革與發展為主題。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影片
《山的那一邊》 這是講述一名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故事。
《燒鍋屯鍾聲》8集農村題材連續劇 為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組織部副部長楊天虹進駐燒鍋屯,為村民先後解決了集資款、土地、失學兒童等一系列問題,燒鍋屯終於有了掌聲與笑聲。
《山坳里的庄戶人家》是一部農村題材的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該劇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
《年年月月日日》一部反映農村青年農民的生活
《莊稼院里的年輕人》是一部反映農村改革開放奔小康過程的現實題材作品
反映80年代農村題材的電影:
《生財有道》
《月亮灣的笑聲》
《喜盈門》
《咱們村裡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