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的兒啊,是哪部電影台詞
電影《失孤》。
閃電新聞7月13日訊 7月11日,電影《失孤》中的被拐兒童原型郭新振,終於在山東聊城和父母相見,郭新振、郭剛堂一家失散24年後得以團聚。
故事主要講的是:農民雷澤寬(劉德華飾)駕著一台破舊的摩托車奔走在祖國廣袤而荒涼的土地上,十五年的漫長旅程,早已不敢奢求何時是個盡頭。1998年的一天,他年僅兩歲的兒子被人拐賣,從此下落不明。這一事件徹底改變了老雷的人生,他帶著有限的家當以及滿滿當當的尋人啟事,踏上看不見終點的征程。
㈡ 《失孤》裡面那個大師對劉德華說的那幾句話是什麼我就記得一句: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了,緣滅。前面
完整台詞: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

劇情: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趙文浩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
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㈢ 電影 失孤,最後老和尚說的幾句話,誰知道是什麼話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
㈣ 《失孤》的經典台詞
《失孤》的經典台詞
在現實社會中,能夠利用到台詞的場合越來越多,台詞是一種特殊的文學語言,必須具有動作性,不僅性格化,還要詩化和口語化。那麼什麼樣的台詞才是好的台詞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失孤》的經典台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失孤》的經典台詞1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彭三源將焦點放在了「打拐」上,集中展現了一位父親在孩子走失後,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漫漫尋子路,影片由劉德華,井柏然領袖主演,於20xx年3月20日上映,下面我們就來看下影片中的經典台詞吧。
1、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了,緣滅。
2、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
3、我帥不在這里,在我後面的靈魂。
4、失去孩子的父母可以大聲喊出來,但我不可以,原先我擔心我來不及長大,沒找到他們我就死了,現在我長大了我又擔心,我來不及找到他們他們就死掉了。
5、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個父親。
6、說句你不想聽的話,這茫茫人海,找不到的。
7、在這十五年裡只有在路上我才覺得自己對得起他。
8、雷達都可以失蹤啊?
《失孤》的經典台詞2
1、劉德華:我到底能不能找到我兒子?
大師: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了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
2、這里的每一塊土地,你都生過死過,每一個眾生都曾經是你的父母。
3、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
4、我帥不在這里,在我後面的靈魂。
5、失去孩子的父母可以大聲喊出來,但我不可以,原先我擔心我來不及長大,沒找到他們我就死了,現在我長大了我又擔心,我來不及找到他們他們就死掉了。
6、說句你不想聽的話,這茫茫人海,找不到的。
7、在這十五年裡,只有在路上,我才覺得自己對得起他。
8、雷達都可以失蹤啊。
9、十五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一個父親。
10、說句你不想聽的話,莫生氣,這茫茫人海里,找不到的。
2、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了,緣滅。
11、我相信我兒子就在人口最密的地方。
12、說句你不想聽的話,莫生氣,這茫茫人海里,找不到的。
;㈤ 失孤電影和尚對和尚說的話
雷澤寬問僧人:我能不能找到他啊?他是不是還活著啊?
僧人: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
電影內容簡介:
《失孤》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5)電影失孤經典台詞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劉德華飾演雷澤寬,一位尋子十五載的農民父親,十五年尋子,痛苦而冷靜、倔強又善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背包里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份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已是他擁有的全部。
2、井柏然飾演曾帥,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曾帥是個摩托車修理工,不僅會騎摩托車,還會修理摩托車。
㈥ 失孤電影裡面一位大師對劉德華說的那段關於緣起緣滅的那段話
大師原話: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大師原話: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大師原話: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
㈦ 電影《失孤》經典感人台詞對白
電影《失孤》經典感人台詞對白
電影《失孤》聚焦的是“打拐”題材,這部電影由劉德華、井柏然主演,梁家輝、吳君如傾情加盟,片中很多經典台詞以及劉德華、井柏然的對白都非常感人。 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一起來看下吧!
《失孤》劇情簡介:
在《失孤》中,劉德華飾演一位尋子十五載的農民父親雷澤寬,井柏然則飾演的是外表陽光但內心憂傷的修車小伙曾帥,一次修車經歷讓兩人結識,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
《失孤》經典感人台詞對白
1、十五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一個父親。
2、說句你不想聽的話,莫生氣,這茫茫人海里,找不到的.。
3、丟了15年了!
4、好可愛的啊。
5、雷達都可以失蹤啊?
6、我相信我兒子就在人口最密的地方。
7、2014年,曾帥和我一同上路。
8、修車多少錢?——劉德華
我送你了。——井柏然
;㈧ 那些年國語電影中的經典台詞
2005年:《無極》
“你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騙我的人,你忘了嗎?你拿了我的吃的然後逃走了,都是因為你,是你讓我不再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人,連我自己在內。你毀了我當一個好人的機會,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得到過愛。”
我不是來逗比的,這一句台詞不可能是那年最美的,但肯定算得上最為印象深刻的。它的流行程度,絕對是現象級的。它是無厘頭么?也許是。但更多的是一種真實的殘忍。
有人說它是一句預言,並把片中滿神說的“你永遠都得不到真愛,就算得到也會馬上失去!”以及張柏芝的那句“你們想看我脫衣服嗎?”放在一起以佐證後來艷照門事件的預言神跡。
不得不說,世上最為戲劇性的故事的確來源於生活,真實世界中發生的一切讓這句台詞變得充滿了魔幻色彩。我們不得不佩服編劇與那位神導演。
當然,既然提到了導演,我們無法迴避2005火爆網路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事件以及之後陳凱歌導演擲地有聲的那句“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這句話已經被有意無意套牢在了陳導的頭上,並跟隨他走過了一部又一部的大(lan)片。
2006年:《伊莎貝拉》
“世界就是一座賭場,他們把你推進門,給你一種叫做“時間”的籌碼,那是一種裝在黑色袋子里的東西,誰也說不清自己手中的分量,掂起來似乎很輕。”
彭浩翔的電影里總是不乏金句,《伊莎貝拉》里的這一句是我很喜歡的。
它道出了一種無奈,和一種無助。這是上帝造物時留給我們的財富與遺憾。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斷廉價的贏取它,也不斷奢侈的揮霍它,直到我們一摸錢袋發現它越來越少,才明白自己的人生已經虛度了。然而,最為可悲的是,我們還得不斷的掏出它們,扔向那吞噬一切的輪盤里……
2007年:《太陽照常升起》
“阿遼沙,別害怕,火車在上面停下啦,他一笑就天亮了。”
有人因為這句台詞煩死了這部電影,也有人因為它愛上了這部電影。
它是一句非常奇怪的台詞,充滿了姜文電影中常見的晦澀感與隱喻性。你說它故他高深也好,故弄玄虛也好。總之他讓你深刻的記住了它,目的也就達到了。如果你時不時還回味著它,試圖弄懂它的含義,姜文就要偷笑了。
所以,它是一句好台詞,可以記住它,但不要較真兒的鑽研它。這類台詞的魅力在於朦朧與突兀,就像情人節女朋友送給你的粽子,不用慢慢去琢磨,一口氣吃掉它吧,它也許就是用來塞滿你的心的。
2008年:《長江7號》
“我們雖然窮,但是不能說謊,也不能打人;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不能拿;要好好讀書,長大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可以單純的把這句台詞理解為周星馳慣用的無厘頭么?可以,因為它真可以算得上這么多年來周氏電影里最不搞笑的一部影片里最為搞笑的一句台詞了。
可是它又的的確確代表著從星仔到星爺的轉變,從單純的王晶式屎尿屁搞笑到更為深層次的星式幽默,那便是“笑中帶淚”。
周星馳歷來是善於演出小人物的,可真正到了《長江7號》,你才發現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是本色演出,丟掉《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阿星真正想演的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當莫文蔚在春晚上唱出這一句時,我們都善意的認為,那是唱給星爺的。因為,他從《長江7號》開始,不再把花白的頭發染成黑色,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他也許開始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了。
2009年:《海角七號》
“我會假裝你忘了我,假裝你將你我的過往,像候鳥一般從記憶中遷徙,假裝你已走過寒冬迎接春天。我會假裝……一直到自以為一切都是真的!然後……祝你一生永遠幸福!”
《海角七號》真正感動我的並不是范逸臣與田中千繪的愛,而是發生在那半個世紀以前的故事,那一封封遙望海面所寫就的書信。
這一句是最後一封信的最後一句話。它隱含著一種絕望與無奈,也飽含著一份真摯與熱切。它是一句悔恨,也是一言祝福。
我們都有過如此這般的分離,當我們滿世界找尋足以表達內心不舍之情的語句時,卻發現此刻腦袋空空,嘴角干澀,只能默默的看著她漸漸的遠去……
直到多日甚至多年以後,我們假裝忘記了彼此,卻靜靜的拿起了筆,將那未能表白的情感一一呈於紙上,再淡淡的貼上郵票,寄往那查無此人的,海角七號……
2010年:《歲月神偷》
“奶奶說,如果你肯放棄所有最心愛的東西,把它全都扔進苦海里,把苦海填滿,就可以和你的親人重逢了。”
奶奶這樣說,你能聽奶奶的話么?
我們最為心愛的東西是什麼?苦海又有多大呢?心愛之物足以填滿苦海么?
似乎我們傾盡所有,也無法填滿那一片無垠的苦海。那是因為,我們總是記住了一點一滴不開心的過往,也總是將生活中一溪一流的不順掛在了嘴邊。久而久之,它們就真的蔓延開來,匯聚成海,直到淹沒了原本美好的一切。
放棄是一種修煉,不僅僅要學會放棄心愛之物,同樣要學會放棄苦海。到那時,離去的親人才會對你微笑,因為那樣的你學會了,坦然面對。
2011年:《觀音山》
“他說的,孤獨不是永遠的,在一起才是永遠的。其實,應該這么說吧,在一起不是永遠的,孤獨才是永遠的。”
這句拗口得像順口溜的台詞真的那麼深奧么?其實,它是直白而又簡單的。
在周邊人沖著你們大喊“在一起”的時候,多數人會有一種莫名的沖動,繼而許下山盟海誓的諾言。可經歷了歲月的沖刷與洗禮之後,又有多少“在一起”能夠永遠下去呢?
反而是有些足以刻骨銘心的孤獨永恆的留在了那裡。猶如海底那沉默的礁石,從未接受陽光燦爛的照耀,卻一直靜靜的堅守;直到哪怕一瞬的微光,也足夠讓它回味許多年,再繼續蟄伏等待下一次的重逢。
這份孤獨便是永遠的,因為距離分開了他們,即便用光速,也要花上好多年。而自從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以後,世人都知道,當你期盼用光速奔向對方時,時間便會停止,那就是真正的.永遠……
2012年:《浮城大亨》
“我這輩子第一次拿筆……很多事情只要去做永遠都不會晚。”
我一直認為,嚴浩的《浮城大亨》是被大眾嚴重低估了的一部作品,畢竟能像這樣深情講述故事的導演其實並不多見了。片中感人的主題集中在兩個方面:親情與勵志。而感人的台詞隨處可拾。我喜歡這句有著自己的原因,也許我可以把它曲解做我業余文字愛好的一個動力,又或者是,一句借口。
2013年:《一代宗師》
“我在最好的時候碰到你,是我的運氣。可惜我沒時間了。想想,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
王家衛的這部電影金句多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每個人都有心頭的那一句,這也是很多人願意反復欣賞它的原因。
我最鍾情的就是這一句,因為它感動了我,一次又一次,無以言表。
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我們的人生就是在一次次懊悔中不斷成長,可若是你的旅途中沒有這一處處遺憾的墓誌銘,那又何談人生呢?它們是我們生命中必須經歷的磨難,也是一筆筆財富。多年以後,這些值得回味的遺憾,才是人生中吸引你回頭凝望的一處處足跡。
2014年:《後會無期》
“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
這是片尾的台詞,也是片名《後會無期》想表達的含義。我們的每一次告別,不管是人與人,還是人與事,又或者是人與城市,乃至人與世界,都最好用力一點,狠一點。讓某個人、某件事、某座城市又或者是這個世界記住你的惟一方法,不是你的一次次成功,而是你如何向它做最後的告別。
所以,請珍惜每一次的告別機會,那隻有惟一的一次,因為……後會無期。
2015年:《失孤》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
緣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難以捉摸的東西,也是最為奇妙、最為動人的事情。我們整日里期待緣份的降臨,卻未曾明白其實每一條走過的路、每一個見過的人,都是我們人生旅途上的緣份。為什麼有些人在一起了,而另一些人分離了,那都是緣份使然。
有人說緣份天註定,將所謂的有緣有份或者有緣無份歸咎於上天的安排,其實是一種托詞。懂得珍惜,才是緣聚的泉涌之源。
㈨ 《失孤》中和尚大師說的話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了,緣滅。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
每一寸土地,你都在上面生過,死過。每一個眾生,都做過你的父母,施主,多行善業,緣聚自能相見。
㈩ 《失孤》里最後和尚說的那句話,誰能告訴我!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能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