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孫臏下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孫臏下山

發布時間: 2022-09-20 08:54:10

Ⅰ 孫臏 龐涓的電影

電視劇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記》
《東周列國戰國篇》里有幾集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里有兩集
電影
《馬陵道》
《孫臏下山斗龐涓》
《戰國》(正在拍攝過程中)

Ⅱ 求一部香港早期的古裝武打片

鐵斧快逃生,銀梭莫相逢。
殺人如殺豬,算命要命窮。
富怕金不換,最顯一頑童。
一叟帶三少,流血談笑中。

電影《鐵旗門》中流傳的江湖上專門以收買人命為生的十大殺手的歌謠,開頭兩位是公開身份的,其餘八個人據說沒人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因為知道他們廬山真面目的人都死了。

羅信(郭追 飾)就是避過了他們的追殺才有了最後和大師兄(鹿峰 飾)決戰的那一幕。

Ⅲ 大陸拍攝關於「孫武」的影片

電影沒有。只有電視劇

關於孫臏的倒有2部
《馬陵道》
春秋戰國時期,龐涓因妒忌孫臏精通《孫子兵法》,唯恐其被魏惠王重用,一面派親侄龐茅與誠兒侍奉孫臏左右,一面卻在惠王和太子面前說其壞話。龐涓設下陰謀,誣告孫臏與齊國私通,惠王欲治孫膜死罪。龐涓欲得"兵法"真諦,假意向惠王求請,孫臏被減刑挖去膝蓋骨。孫臏不明真相,將《孫子兵法》默寫給龐涓。龐涓想得到真諦後毒死孫臏,其用心被龐茅、誠兒揭穿。孫臏被軟禁,龐茅、誠兒與齊國使臣淳於凳將孫腹救往齊國後,雙雙死在龐涓手下。齊王在孫臏智謀下,將進攻韓國的龐涓誘殺於馬陵道。
還有一部,但我找不到資料,名字是〈孫臏下山〉拍攝與1962年

Ⅳ 香港早期拍的有關孫子兵法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123

Ⅳ 孫臏 龐涓的電影

第二個回答的,你,盜了我的答案,也不給我說聲,真是的。《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http://www.verycd.com/topics/42166/《孫子兵法之戰國傳奇》 http://www.verycd.com/topics/19283/別的能下載的,找不著= =不過需要有電驢才能下載。

Ⅵ 田忌和孫臏下山的故事

孫臏和龐渭是同學,拜鬼穀子先生為師一起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稍年長,為兄,龐涓為弟。
有一年,當聽到魏國國君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到魏國做將相時,龐涓再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謀求富貴。
孫臏則覺得自己學業尚未精熟,還想進一步深造;另外,也捨不得離開老師,就表示先不出山。
於是龐涓一個人先走了。臨行,對孫臏說:「我們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這一去,如果我能獲得魏國重用,一定迎取孫兄,共同建功立業,也不枉來一回人世。」
兩人長時緊握雙手,最後灑淚而別。
龐涓到了魏國,見到魏王。魏王問他治國安邦、統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見識。龐涓傾盡胸中所有,滔滔不絕地講了很長時間,並保證說:「若用我為大將,則六國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隨心所欲統兵橫行天下,戰必勝,攻必克,魏國則必成為七國之道、乃至最終兼並其餘六國!」
魏王聽了,很興奮,便任命他為元帥、執掌魏國兵權。龐涓確有本領,不久便侵入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連連得勝,使宋、魯、衛、鄭的國君紛紛來到魏朝賀,表示歸屬。不僅如此,龐涓還領兵打敗了當時很是強大的齊國軍隊!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聲威與地位,魏國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龐涓自己,也認為取得了蓋世大功,不時向人誇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誰的氣勢了。
這期間,孫臏卻仍在山中跟隨先生學習。他原來就比龐涓學得扎實,加上先生見他為人誠摯正派,又把秘不傳人的孫武子兵法十三篇細細地讓他學習、領會,因此,孫臏此刻的才能更遠遠超過龐涓了。
有一天,從山下來了魏國大臣,禮節周全、禮物豐厚,代表魏王迎取孫臏下山。孫臏以為是學弟龐涓以魏王名義請他共創大業,很高興兩人的情誼並沒有失去;但又顧戀自己的老師。鬼穀子先生見魏國使者很真誠熱情、務必要請孫臏下山,也就勸孫臏:「學本領固然不為謀個人富貴,但若有為國家百姓效力的可能,還是應施展自己才能的,你去吧!」
孫臏於是秉承師命,隨魏國使臣下山。
其實,請孫臏到了魏國,並非出於龐涓的推薦;而是一個了解孫臏才能的人向魏王講述後,魏王自己決定的。
孫臏到魏國,先去看望龐涓,並住在他府里。龐涓表面表示歡迎,但心裡很是不安、不快:惟恐孫臏搶奪他一人獨尊獨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後,孫臏在先生教誨下,學問才能更高於從前,十分嫉妒。
第二天兩人上朝。魏王對孫臏很敬重,「聽從講先生獨得孫武子秘傳兵法,才能非凡。我盼您來,幾乎到了如飢似渴程度。今天您終於來到敝國,我太高興啦!」接著問龐涓:「我想封孫臏先生為副軍師,與卿同掌兵權,卿以為如何?」
龐涓最忌諱的就是這種情況,暗自咬牙。表面上卻說:「臣與孫臏,同窗結義,孫臏是臣的兄長,怎麼能屈居副職、在我之下?不如先拜為客卿,待建立功績、獲得國人尊敬後,直接封為軍師。那時,我願讓位,甘居孫兄之下。」
魏王聽罷,很滿意龐涓的處世為人,便同意了。
其實,這不過是龐涓防範孫臏與他爭權的計謀:客卿,半為賓客,半為臣屬,不算真正的魏臣——於是自然沒有實權,只空享一種較高的禮遇而已。
從此孫臏與龐涓朝夕相處。兩人論談兵法,龐涓時時因學識粗淺而無話可答,而孫臏卻誠心誠意為他講解介紹。龐涓知是孫臏學過孫子兵法所致,就故意嘆氣自責:「愚弟當年也經先生傳授,但近年忙於政務,幾乎遺忘了。能不能把孫子兵書借我復習一遍?」
「此書經先生講解後,只讓我看了三天,就收了回去,並無手本在此。」孫臏誠懇地說。
「吾兄還能全部憶出嗎?」龐涓問。
「基本能背下來。」
龐涓心裡巴不得讓孫臏告訴他,但一時又不好開口、硬逼。
有一天,魏王要試驗一下孫臏的才能,就在演武場,讓孫龐二人表演陣法。龐涓之陣,孫臏一眼就能看懂,並指出如何攻破。而孫臏排成一陣,龐涓卻茫然不識。為怕失面子,忙偷偷問孫臏,孫臏一五一十告訴了他。龐涓聽罷,趕忙走到魏王面前講:「這叫八門陣。又可以中途變為長蛇陣。」待孫臏布置完畢來到魏王前,所回答自然與剛才龐涓所說一樣。
「兩卿才能並稱傑出,真是魏國大幸!」魏王十分高興。
但龐涓經過這事,便有了一種危機感。於是下決心:必須除掉孫臏!否則,日後必然屈居其下了!他心生一計,便在一次私下聚談時,問:「吾兄宗族都在齊國,現在我們二人已在魏國為官。為什麼不把兄長家屬宗族也接來一起享福呢?」
孫臏一聽,掉下淚來:「天災戰亂,我家親屬宗族早消亡殆盡了。當年,我只是由叔叔和峽谷個黨兄孫平、孫卓帶到外地流浪。後來我被放在一人家當傭工,叔叔、堂兄也不知去向了!再後來我單身從師鬼谷先生,已多年沒跟故鄉、親人聯絡,連僅有的叔叔、堂兄怕也已不在人間了吧!」
「那麼,兄長就不想念故鄉嗎?」
「人非草木,誰能忘本?只是現在既已做了魏臣,這事就不必提起了吧。」孫臏有些傷感地說。孫臏是齊國人,而齊魏兩國一直敵對,所以孫臏只有忍隱思鄉之情。
「兄長說得有理,大丈夫隨地立功,又何必非在故土?」龐涓安慰說。
半年之後,孫臏早把這次談話忘了。有一天,忽然有山東口音的漢子來找他。及問,那人說叫丁乙,是齊國人,有孫臏堂兄孫平的書信帶來。孫臏忙接過信。信中以孫平口氣,講述了兄弟情誼,告訴了叔叔已去世。堂兄兩人已回到齊國,希望孫臏也回到故鄉,把幾近消亡的孫氏家庭重新建立起來。信中語氣懇切、情感深重,最後再一次盼望孫臏早日歸來。
孫臏看罷,不覺流下淚來。然後熱情招待傳信人丁乙,並寫了回信請他帶回去。信中講:自己十分思念故鄉,但目前已成為魏國臣子,不能很快回去。待為魏國建立了功勛,年老後,一定與兩堂兄在齊地故鄉相聚、歡度晚年。
不料丁乙根本不是齊國鄉親,而是龐涓的心腹家人。龐涓騙到孫臏回信,又仿其筆跡,在關鍵處塗改了幾句:「仕魏乃不得已、礙於情面。不久一定回國,為齊王效力!」然後將此信交給魏王:「孫臏久有背魏向齊之心。近日又私通齊國使者。臣為忠於大王,忍痛割捨兄弟之情,現截取孫臏家信一封,請大王過目。」
「你看該怎麼處理?」魏王問。
「孫臏才能不低於我,若放他歸齊,將對魏國霸業不利。所以……」龐涓沒說下去。
「殺掉他?」魏王一語道破。
「我與他畢竟是同學、兄弟,還是讓我再勸勸他。要同意留下來,最好。若不想留,仍要歸齊與我國為敵,請大王把他發到我府中,由我監管、處置,您看怎麼樣?」龐涓一副為朋友盡情盡義的神色。
魏王雖氣惱孫臏,但在龐涓請求下,還是同意了。
龐涓當晚見孫臏:「聽說兄長接到了家書?」
孫臏對朋友毫不隱瞞:「是。要我回鄉。可我怎能辜負魏王及兄弟待我的深情?讓我辭回了。」
「兄長真的不想念故鄉?」
「久別故鄉,怎能不想?只目前不能回去。」孫臏嘆道。
龐涓深表同情,說:「兄長是不是請魏王准一兩個月的假期,讓兄長回鄉掃掃親人之墓,然後再歸來?」
「恐怕魏王會懷疑我去而不歸,不會答應的。」
「兄長明天試試看。我在旁邊為兄長再說幾句。以兄長為人品行,諒魏王會相信的!」龐涓道。
孫臏很感動:「全仗賢弟促成了!一旦掃墓歸來,我一定全身心報效魏王,再無別意!」
龐涓辭別孫臏,當夜就入見魏王:「臣奉大王之命勸他回心轉意。但他不但不改,反怨恨大王。他明天還要當面以請假之名,要求回齊國!我真是愛莫能助了!」龐涓一臉無可奈何。
第二天,孫臏上朝,很奇怪沒見到龐涓,因為昨晚說好一起對魏王說的。以為因事耽擱,就先對魏王講出要請假回齊之事。不料話剛一開口,魏王就大發雷霆,不容半句解釋,就令武士把他抓起來,押到軍師府問罪!
見到孫臏被捆綁進軍師府,龐涓裝作一怔:「我因事耽誤一會兒,正要上朝。怎麼回事?!」
押解官員宣布魏王命令:「孫臏私通齊使,要叛魏投齊,請軍師問罪!」
龐涓大驚失色,忙對孫臏說:「不要著急,我去魏王面前替你求情去!」說罷,急惶惶離家上朝。
及見魏王,龐涓道:「孫臏雖有私通齊使之罪,但罪不至死。以臣愚見,不如讓他成為不能行走、面有罪記的廢人。這樣,既成全我們弟兄的情分,又無後患,您看怎麼樣?」
「照你意思辦吧。」魏王道。
龐涓回府,流下淚來,對孫臏說:「大王盛怒,判兄死罪。我力爭苦求,才免於一死。但要受刖刑及鯨面。」說罷,唏噓不已。
孫臏嘆了一口氣:「總算保住了性命,這全賴賢弟救助愚兄了!以後我定要報答的。」
龐涓於是掩面跑出大廳。不一會兒,來了行刑的劊子手,把孫臏綁起來按在地上,用尖刀剜剔下孫臏的兩個膝蓋骨。孫臏慘叫一聲,立刻昏了過去,在他昏迷中,臉上被用黑墨刺上「私通敵國」四字。
這時,龐涓淚流滿面走進來,親自為孫臏上葯、包裹,把他抱進卧室,百般撫慰,無微不至地照料。
一個月之後,孫臏傷口基本癒合,但再不能走路,只能盤腿坐在床上,真成了廢人。
此時,龐涓對孫臏更是關心體貼,一日三餐,極其豐盛。倒使臏很過意不去了,總想盡自己所能為龐涓做點什麼。開始龐涓什麼也不讓他干,後來孫臏再三要求,才說:「兄坐於床間,就把鬼谷先生所傳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及注釋講解寫出來吧,這也是對後世有益的善事,也可因此使吾兄揚名於萬代千秋呢!」
孫臏知道龐涓也想全面學習這十三篇兵法,就高興地答應;而且從那天起,日以繼夜地在木簡上寫起來,日復一日,忘食廢寢,以致人都勞累變了形。
一個照顧孫臏起居的小男孩兒為孫臏拚命工作的精神所感動,便對龐涓一貼身衛士講,是否求龐將軍讓孫先生休息幾天,那個衛士道:「你知道嗎?龐將軍只等孫臏寫完兵書,就要餓死他呢!還會讓他休息?!」
小男孩兒一聽,大驚,偷偷把這消息告訴了孫臏。猶如一盆涼水從頭澆下,孫臏身心一下子涼透了!原來此如!原來如此啊!!
第二天,正要繼續寫書的孫臏,當著小孩兒及兩個衛士的面,他忽然大叫一聲,昏倒在地,大嘔大吐,兩眼翻白、四肢亂顫。過了一會兒,醒過來,卻神態恍惚,無端發怒,立起眼睛大罵:「你們為什麼要用毒葯害我?!」罵著,推翻了書案卓椅,掃掉了燭台文具,接著,抓起花費心血好不容易寫成的部分孫子兵法,一齊扔到火盆里。立時,烈焰升起。孫臏則把身子撲向火,頭發鬍子都燒著了。
人們慌忙把他救起,他仍神志不清地又哭又罵。那些書簡則已化成灰燼,搶救不及。
小男孩兒趕忙向龐涓報告。
龐涓急慌慌跑來,只見孫臏滿臉吐出之物,臟不忍睹;又爬在地上,忽而磕頭求饒、忽而呵呵大笑,完全一副瘋癲狀態。見龐涓進來,孫臏爬上前,緊揪住他的衣服,連連磕頭:「鬼谷先生救我!鬼谷先生救我!!」
「我是龐涓,你別認錯了!」
「鬼谷先生!鬼谷先生,我要回山!救我回山!」孫臏仍舊揪住龐涓,滿嘴白沫地大叫。
龐涓使勁甩開他臟兮兮的痙攣的手,心裡疑惑。仔細打量孫臏半天,又問侍衛及男孩兒:「誰對他說什麼了沒有?」
侍衛及男孩兒連連搖頭。
龐涓仍懷疑孫臏是裝瘋,就命令把他拽到豬圈裡。孫臏渾身污穢不堪,披頭散發,全然不覺地在豬圈泥水中滾倒,直怔怔瞪著兩眼,又哭、又笑……
龐涓又派人在夜晚、四周別無他人時,悄悄送食物給孫臏:「我是龐府下人,深知先生冤屈,實在同情您。請您悄悄吃點東西,別讓龐將軍知道!」
孫臏一把打翻食物,猙獰起面孔,厲聲大罵:「你又要毒死我嗎?!」
來人氣極,就撿起豬糞、泥塊給他。孫臏接過來就往嘴裡塞,毫無感覺的模樣。
於是來人回報龐涓:孫臏是真瘋了。
龐涓這時才有些相信,從此任孫臏滿身糞水的到處亂爬,有時睡在街上,有時躺在馬棚、豬圈裡。也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孫臏困了就睡,醒了就又哭又笑、又罵又唱。龐涓終於放下心來,但仍命令:無論孫臏在什麼地方,當天必須向他報告。
這時,真正知道孫臏是裝風避禍的只有一個人,就是當初了解孫臏的才能與智謀、向魏王推薦孫臏的人。這個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墨子墨翟。
他把孫臏的境遇告訴了齊國大將田忌,又講述了孫臏的傑出才能。田忌把情況報告了齊威王,齊威王要他無論用什麼方法,也要把孫臏救出來,為齊國效力。
於是,田忌派人到魏國,乘龐涓的疏忽,在一個夜晚,先用一人扮作瘋了的孫臏把真孫臏換出來,脫離龐涓的監視,然後快馬加鞭迅速載著孫臏逃出了魏國。直到此時,假孫臏才突然失蹤。龐涓發現時,已經晚了。
孫臏到了齊國,齊王十分敬重。田忌更是禮遇有加。在一件小事上孫臏表現出的智謀,尤其令齊國君臣嘆服。
齊國君臣間常以賽馬賭輸贏為戲。田忌因自己的馬總不及齊王的馬,經常賽輸。有一次孫臏目睹了齊王與男忌的三場賽馬之後,對田忌說:「君明日再與齊王賽馬,可下大賭注,我保您贏。」
田忌一聽,當即與齊王約定賽馬,並一注千金。第二天,觀眾達千人。齊王的駿馬耀武楊威,十分驃悍。田忌有些不安,問孫臏:「先生有什麼辦法,使我一定取勝呢?」
孫臏道:「齊國最好的馬,自然都集中在齊王身邊。我昨天看過,賽馬共分三個等級,而每一級的馬,都是您的比齊王稍遜一籌。若按等級比賽,您自然三場皆輸。可我們可以這樣安排:以您第三等的馬與齊王一等的馬比賽,必然大輸。但接下來,以您一等馬與齊王二等馬、以您二等馬與齊王三等馬去賽,就可保證勝利。因此從總結果看,二比一,您不就獲勝了嗎?!」
田忌一拍額頭:「我怎麼就不會動腦筋呢?!」於是按孫臏的話去做,果然贏了齊王千金。
只這一件小事,足以體現孫臏的聰明智謀。齊國上下無不交口稱贊。
再講龐涓。龐涓在魏國黨軍權,總想靠打仗提高身份與威望。在孫臏逃走不久,他又興兵進攻趙國,打敗了趙國軍隊,並圍住趙的都城邯鄲。趙國派人到齊國求救。
齊王知孫臏有大將之才,要拜他為主將。孫臏道:「我是殘疾人,當大將會令敵人恥笑。還是請田忌為將,才好。」於是齊王命田忌為將;孫臏不公開身份,只暗中協助田忌,為他出謀劃策。
田忌起兵,要直奔邯鄲解趙國之圍。孫臏勸止,道:「我遠途解趙國之圍,將士勞累,而魏軍以逸待勞。而且趙將不是龐涓對手,等我們趕到,邯鄲可能已被攻破。不如直襲魏國的襄陵,而且一路有意宣揚讓龐涓得知。他必棄趙而自救。這樣,我則以逸待勞,形勢就大不同了!」
田忌覺得有理,便按計行事。
結果,不費吹灰之力使邯鄲脫離了危險;又在龐涓率部回救途中,正疲憊不堪時,大勝魏軍,使之死傷兩萬餘人。直到這時,龐涓才知道孫臏果然在齊國與自己為敵。
為此,龐涓日夜不安,終於想出一條離間計:他派人潛入齊國,用重金賄賂齊國相國鄒忌,要他除掉孫臏。鄒忌正因齊王重用孫臏,惟恐有朝一日被取代,便暗中設下圈套,並作假證,告發孫臏幫助田忌,要奪取齊國王位。由於龐涓派人早已在齊國到處散布謠言,說田忌、孫臏陰謀造反奪權,齊王已有些疑忌,一聽鄒忌所說,勃然大怒,果然削去田忌兵權,罷免了孫臏的軍師之職。
龐涓大喜:「孫臏不在,我可以橫行天下了!」不久,就又統兵功侵韓國,韓國自知不能取勝,派人到齊國求救。
恰恰齊威王逝世,其子齊宣王繼位,知道田忌、孫臏冤枉,又恢復了他的職位。聽到韓國求救之事,齊國君臣忙在朝堂議事。宣王問眾臣:救還是不救?
鄒忌主張:不救。讓這兩鄰國自相殘殺,於齊國有利;田忌等人則極力要求去救:不救,一旦韓被魏吞並,魏國力大增,必要進攻齊國。那時就危險了!
此時,只有孫臏含笑不語。
宣王問他該怎麼辦。孫臏道:「這兩種意見都不好。我們應該『救而不救,不救而救』。」
眾人都不明白。
孫臏解釋:「不救,則魏滅韓,必危及我國;救,則魏兵必先與我軍開戰,等於我們代韓國打仗,韓國安危無恙;但我國無論勝敗,都要大傷元氣。所以這兩種意見都不很好。我認為大王應採取這樣方針:答應救韓,以安其心。韓國必然努力堅持與魏國死戰。等到兩國都疲憊之極,馬上要分勝負時,我們再真正出兵擊魏,這樣,攻擊已筋疲力盡的魏軍,不用大力;救解已快失敗的韓國之危,他們也必定感激。於是,少出力而建功多,不更好嗎?!」
宣王一聽,佩服得鼓起掌來:「太好了!」便命田忌、孫臏統兵,伺機救韓。
到了韓魏已打了段時間後,齊軍又按孫臏謀劃:不救韓,而襲魏國首都大梁。
龐涓聞訊,暴跳如雷,大罵孫臏狡猾,發誓與齊軍決一死戰,於是氣沖沖率師迎戰齊軍。孫臏知龐涓兵來,制止田忌迎敵的打算。
田忌不解:「以逸待勞,不是上次成功戰法嗎?」
「此次不同,龐涓懷忿怒、挾氣勢而來,若正面交鋒,我軍縱勝,損失亦大。不如如此這般……」孫臏小聲說出計策。
龐涓提兵趕到魏國,齊軍已撤離。龐涓決心與孫臏拚個你死我活,拚命追擊。追擊前,他派人去數齊軍營壘中的灶跡,一聽竟有十萬之多,吃了一驚:「齊軍人多,我們不可輕敵!」待追了一天,再數齊軍遺下灶跡,只剩五萬了。龐涓大喜:「齊兵厭戰,更聞風喪膽,逃亡過半了!快追!!」及第三天,齊軍只有三萬個灶了。龐涓再也抑制不住沖動,下令:「不顧一切,盡快趕過去,務必活捉孫臏!!」自己更披甲執戈,親自率二萬輕騎,日夜兼程追擊齊軍。
再說孫臏,在計算日程、地點後,他在馬陵道設下埋伏。馬陵道,是夾在兩山間的峽谷,進易出難。孫臏又讓人在道中一棵大樹上刮下大片樹皮,用墨寫上六個大字:「龐涓死此樹下」,然後在附近安排五千弓弩手,命令:「只看樹下火把點亮,就一齊放箭!」
龐涓趕到馬陵道,已黃昏時分。士兵報告:「前面谷口,有斷樹亂石堵住道路了!」龐涓大喜:「這說明敵軍畏懼,而且馬上要追上他們了!快,搬開障礙,沖鋒!!」說罷,一馬當先,率部隊沖入峽谷。
正快速前進,忽然被一棵大樹擋住去路,隱約見到樹身有字跡。此時天色已黑,無星無月,只冷風颼颼,山鳥驚啼。龐涓令人點亮火把,親自上前辨認樹上之字。及看清,立刻大驚失色:「我中計了!!」話音未落,一聲鑼響,萬弩齊發,箭如驟雨,龐涓渾身上下像刺蝟一樣,「撲通」栽倒在地,嗚呼身亡。
以害人始,以害已終。搗鬼有效,但畢竟有限,這就是孫臏與龐涓故事給後人的啟示。

Ⅶ 一部電視劇,郭晉安飾演伍子胥,鄭則仕飾演孫子,這部電視劇叫什麼

電視劇的名字叫做《孫子兵法之戰國傳奇》。

孫子兵法之戰國傳奇,中國香港電視劇,主演:鄭則仕、莫少聰、郭晉安、黎美嫻、李冰冰、吳毅將等。該片再現了戰國奇人孫武、孫臏叱吒風雲的王者風范。

本劇由香港多俠大牌明星主演,在北京寶地取景拍,規模宏大,真實再現:戰國奇人孫臏在馬陵戰役中與龐涓六智伐,把龐涓從天堂送進地獄,最終完善了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成為古今中外的曠世之作。

改變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模式,被三國梟雄,曹操,及法國近代野心家拿 破侖視為瑰寶,甚至在操縱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現代化局部戰爭,海灣戰爭全局。

(7)老電影孫臏下山擴展閱讀

香港電視劇第一部上卷《孫子兵法之孫武篇》「叱吒風雲」,第二部下卷《孫子兵法之孫臏篇》「戰國傳奇」,以春秋戰國群雄割擄的動盪時代為背景,在這個戰爭伴隨著變革、動盪、創新的時代。

在這個強者生、弱者亡、智者興、愚者衰的時代,兵法始祖孫式用他的大智大慧,創造出流傳百世的兵法與計謀。香港電視劇《孫子兵法》全20集,眾多香港大牌明星主演,在北京寶地取景拍,2000年香港發行。

「叱吒風雲」由鄭則士飾演孫武,郭晉安飾演伍子婿,關詠荷飾演南宮明珠。「戰國傳奇」由莫少聰飾演孫臏,吳毅將飾演龐涓 ,俊賢飾演田景,黎美嫻飾演饒灌娘。

香港1979古裝電影《孫子兵法》,又名《孫臏下山斗龐涓》,主演高雄、岳華、張復健、王利、黃玲、吳金華、劉文斌、張宗貴。

電影再現了戰國奇人孫臏叱吒風雲的王者風范,在馬陵戰役中與龐涓鬥智斗勇的恢宏戰爭場面。孫臏和龐涓鬥智的故事以嶄新的面孔出現在熒屏上,令香港觀眾在耳目一新。

Ⅷ 孫臏下山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故事內容:

東周時期,陽城有一個地方叫鬼谷。當年,這里潛居一名隱者,號稱鬼谷先生。鬼谷先生有幾個著名的弟子,即齊人孫臏、魏人龐涓、張儀、洛陽人蘇秦。孫臏與龐涓結為兄弟,同學兵法;蘇秦與張儀結為兄弟,同學游說。

龐涓學習兵法三年多了,自以為很有才能了。有一天,偶然聽說魏國出重金招賢拜將,便辭別鬼谷先生,到魏國應聘去了。

龐涓見到了魏惠王,將自己所學的一切都向魏惠王兜售的一干二凈。魏惠王聽後非常高興,覺得他是個人才,便封他為元帥。龐娟也並非等閑之輩,接連打了幾個勝仗,嚇得周圍幾個小國都前來朝見魏惠王。

就在這個時候,鬼谷先生的好友墨子雲游天下,偶過鬼谷,便來看望好友。墨子一見到孫臏,與之交談,便覺得孫臏是個難得的人才。他便對孫臏說:「你的學業已經完成了,為什麼不出去做事,求的一些功名啊?」

孫臏回答道:「我有個同學龐涓,在魏國做官,他約為等到他得志之時,一定會引見我的。所以我正在等候他的消息吶。」墨子說:「龐涓已經被魏國封為元帥,我替你去趟魏國,順便查看一下龐涓是什麼意思。」

墨子來到了魏國,得知龐涓根本就沒有向魏王引薦孫臏的意思,便直接去求見魏王。魏王早就知道墨子的大名,便親自出門迎接墨子。經過一番交流以後,魏王想留墨子為魏國做事,墨子堅決推辭。

他對魏王說:「孫武子的孫子孫臏,是一個難得的將才,他現在隱居在鬼谷,大王為什麼不去把他給請來啊?」魏王問道:「龐涓與孫臏是同門師兄弟,您說他們兩個誰的學問大?」墨子回答道:「雖說他倆是同學,但是,孫臏獨得其祖傳秘籍,當今天下沒有敵手,龐涓怎麼能和他相比啊?」

墨子告辭後,魏王召見龐涓問道:「聽說你有個同學叫孫臏,獨得孫武子的秘傳,其才能天下無人能及,你為什麼不為寡人推薦?」龐涓回答道:「不是臣不知道孫臏的才能,但是,孫臏是齊國人,他的親戚和家人都在齊國,他若想出來做事,一定是先為齊國做事,然後才能為魏國做事,所以臣沒敢推薦他。」

魏王責問道:「這么說來,不是本國的人就不能用了嗎?」龐涓馬上回答道:「既然如此,我馬上修書請他來。」

於是,魏王派專人拿著龐涓的書信,用四匹馬拉著高蓋豪華車輛,帶著黃金白璧,去延請孫臏。鬼谷先生見魏王如此隆重,孫臏也是喜形於色,行意匆匆,不好阻攔,只能聽由天命去了。

臨行前,鬼谷先生為孫臏改名,將原來孫賓的「賓」字,左面加月為「臏」。暗喻孫賓以後將遭受刖足之災,只是天機不可泄露,無法明說而已。

孫臏便滿懷欣喜的辭別了師傅,跟隨著魏王的特使,下山而去了。

(8)老電影孫臏下山擴展閱讀

民間傳說

孫臏是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以「孫臏賽馬」和「圍魏救趙」聞名全國,特別是他和同學龐涓之間的恩怨糾葛,更因為《孫龐鬥智演義》的流傳而為老百姓所津津樂道,有五個行業尊孫臏為祖神。

第一是制靴業、製鞋業神。傳說孫臏被龐涓暗害後,為保護被削去髕骨的傷腿,用獸皮製成有史以來第一雙過膝皮靴,後世的靴匠於是把孫臏尊為制靴業神。還有一個傳說是孫臏一日下山,遇上一個被毒蛇咬傷的樵夫。為了不讓蛇毒攻心,孫臏一劍把樵夫的雙腳砍了。

樵夫一見腳沒了,很不願意。孫臏於是把自己的雙腳砍下來,安在樵夫身上。孫臏沒腳了,叫樵夫把鞋脫下來安在自己腳上。樵夫忘了問孫臏的大名和住處,回到家被妻子、孩子埋怨。樵夫的妻子說:「為了報答恩人,我們多做幾雙鞋子送去,免得他鞋磨破了又要受罪。」

於是樵夫拿著鞋子到處打聽。後來,樵夫找不到孫臏,就把鞋子送給人們穿,以此來了卻自己的感恩之情。樵夫夫妻倆一直不停地做鞋、送鞋,天長日久穿了他家做的鞋的人常送些錢糧來,然後有人在他們的影響下也幫著為別人做鞋,於是鞋匠這一行當就興起來了。

後來,鞋匠們知道了孫臏救樵夫的事,就把他敬奉為鞋匠的祖神,稱孫祖、孫臏老師、孫臏神師、孫臏真人。鞋匠們一般農歷十月初一祭祀祖師,感謝祖師傳藝後代。鞋匠的徒弟們在祭祀祖師後,向師傅獻鞋,請求師傅指點。舊時北京鞋靴業者還在正月二十八在前門外同興堂飯庄,舉行祭祀孫臏的活動和宴會。

第二是皮革業神。傳說孫臏被龐涓挖膝之後,只好跪步行走,這樣要用皮張裹纏膝部。因為帶毛的原皮非常硬,磨得膝部非常疼,他就將皮子去毛並使其柔軟,用起來舒服,縫制也方便。從此便出現了皮革業,而孫臏也成了這個行業的始祖。

舊時每年農歷九月十三日,南京的皮匠們都要聚會為孫臏祖師爺舉行祭祀活動;今雲南麗江古城附近束河古鎮的「三聖宮」樓閣,至今還供奉著皮匠祖師孫臏的塑像。

第三是燒炭業神。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年冬天,鬼穀子命令兩個徒弟孫臏、龐涓去找 「無煙柴」。 孫臏決心一定要找到「無煙柴」,而龐涓卻為人十分狡詐,借故不去找。孫臏找了好多天沒找到,忽然飛來一群烏鴉,一邊飛,一邊「哇喲」、「哇喲」地叫著。

孫臏一聽, 「哇喲」、「哇喲」不就是「挖窯燒炭」嗎?於是他挖了個土窯,又在山上砍了一些木頭砍成一段一段的,裝入窯中。點火後,幾天功夫,就把一窯木炭燒成了。他用火點燃一試,果然沒煙。

「無煙柴」找到了。鬼穀子對孫臏十分滿意,而龐涓對孫臏也就更加忌恨了。從此,人們把孫臏尊為燒炭業的祖神。

第四,豆腐業神。傳說鬼穀子為考驗孫臏、龐涓,假裝生了病。孫臏為讓老師吃點有營養的東西,就磨了豆漿。正巧他晾的鹽,被露水化成鹽水流進了豆漿,豆漿就成了豆腐(還有一個傳說是龐涓往豆漿里灑了泡尿)。

鬼穀子吃完豆腐後,誇獎了孫臏,要求孫臏再做點。龐涓十分嫉妒孫臏,偷偷的往鹽水裡加了點石膏水,沒想到也成了豆腐。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孫臏和龐涓供奉為豆腐業的祖師爺和保護神。

第五是泥塑業神。無錫惠山泥塑從業者,從很早就供奉孫臏為本行業祖神。傳說孫臏曾流落吳地以做泥人為生;後來孫臏出任齊國軍師,以泥人、泥馬布陣,破了龐涓的「五雷陣」。再後來,惠山人把孫臏捏泥人的技藝繼承了下來,從此惠山泥人聲名遠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臏

Ⅸ 「圍魏救趙」的孫臏,最後為什麼選擇了隱退,也不當官

據說,蘇秦,張儀,龐涓,孫臏是鬼穀子最得意的四個徒弟,而也正是這四人影響了整個戰國的最終走向。其中,龐涓和孫臏都是學兵法,而龐涓先下山投奔了魏國,為魏國立下赫赫戰功,隨後他邀請師弟孫臏下山,而嫉妒孫臏的才能,最終將孫臏的膝蓋骨挖去,導致孫臏終生殘疾。而後,孫臏投奔齊國,經過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徹底擊敗龐涓以後,他就辭去軍師之職,選擇歸隱,其中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身體殘疾,不便做官。

龐涓因為嫉妒孫臏,將其膝蓋骨挖去,這對於孫臏來說是極為慘重的刑罰,當得知他是被龐涓所害之後,孫臏裝瘋作傻多年,最終被讓龐涓疏忽大意,被救去齊國。他的軍師才能超強,很快得到齊王認可,齊王想讓他做大將,統領全軍,而孫臏堅決不受。孫臏就推辭雙腿癱瘓,形象不佳,就讓田忌做大將,他只是做了一個軍師。後來,徹底報仇以後,他也是因為身體不便推辭了官職,直接歸隱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