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2. 長影著名導演姜樹森去世,她有哪些令人難忘的作品
前幾日,長影著名導演姜樹森不幸在家中去世,享年90歲,她的離世讓我們不禁感慨歲月無情。姜樹森導演去世的消息也令無數人不禁潸然淚下!
她是上個世紀極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導演之一,她一生的事業都在圍繞著“改革”與“女性”,在她的作品中深刻地反映出了當代現實生活的真正本質,更富有濃厚的時代氣息與獨特的蘊味。姜樹森導演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的作品永遠令我們難忘!
一.《劉三姐》姜樹森曾經在1961年擔任著名經典影片《劉三姐》的副導演,談到《劉三姐》,就會讓我想起來童年的那段快樂的日子。那時候,家裡還是黑白電視機,而且電視熒幕上面還閃著一條條白線。雖然老舊的電視機看的不是特別的清楚,但是我們一家人一起圍在黑白電視機前看著《劉三姐》的時候時那麼的歡樂,我們一邊跟著電視里一起唱著山歌,一邊為劉三姐的勇敢與美麗所深深地打動。
姜樹森導演將她的整個青春事業都獻給了電影事業,她至始至終都熱愛著電影,竭盡一生只為用心拍好每一部電影。姜樹森導演雖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的電影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我們將永遠銘記。願老藝術家一路走好!我們永遠懷念!
3. 長影導演趙為恆去世,他都有哪些經典的作品
對趙為恆這位導演相信很多人根本就不是很了解他,甚至沒有多少人聽過他的名字。畢竟趙為恆這位導演年紀已經比較大,很早就已經淡出娛樂圈。但是在趙為恆年輕的時候,他可是非常出名的一位導演,只是可惜這位導演卻因病醫治無效而去世。從此藝術界又少了一位有實力的老藝術家。

趙為恆的成就
趙為恆在影視界有著很高的地位,他也獲得了很多的成就,曾獲百花獎、華表獎、導演獎,另外他還曾經擔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憑借著眾多的榮譽,趙為恆雖然退隱多年,但是卻依舊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加上他為人也是比較低調,可以說是一個德藝雙磬的藝術家了。
4. 推薦一些好看的老電影
最近又重溫了一部很經典的老電影——《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是我很愛的類型。
所以,來種草啦!
如果感到迷茫來《楚門的世界》找自己
看電影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放鬆又可以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方式,以後我會在這里定時更新來推薦我認為不錯的電影,放一些喜歡的劇照和電影台詞,希望你們會喜歡。
【簡介】 The Truman Show年份:1998類型:科幻
劇情:主角楚門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生活在一座小城市,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但其實他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真人秀《楚門的世界》的主人公,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幾千部攝像機所記錄、被全世界的觀眾所關注,這個世界裡的所有人都是為他量身定做的的演員。只有他對一切卻全然不知。三十年過去了,漸漸地,楚門開始懷疑這個世界,他要逃出小城,去尋找真正的生活和愛他的人。

還是那句話:如果感到迷茫無措,靜下心來重溫這部電影吧!它會給你帶來心靈的慰藉。
5. 你的印象中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老電影
喋血街頭
港產不可多得的片子,本片始終圍繞著情義為主題,將兄弟情義描繪的淋漓盡致,探索著情義與利益間的關系,當義與利發生沖突時他們是如何選擇的。
我很喜歡影片里他們三人騎著自行車比賽的那段,那段貧困而快樂的日子。影片的音樂也是其中的亮點(我認為),那憂傷的口琴聲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吹的不是口琴,吹的是憂傷~
值得一提的是張學友的演技,在本片里張的演技絲毫不遜於梁朝偉、任達華、李子雄等影帝級的演員。
《喋血街頭》有著比《英雄本色》式的英雄片更為深刻的反思,《英雄本色》著力張顯的是人不甘在逆境中沉淪聽憑命運的擺布,奮起反抗拼盡全力,是小馬哥所講的「我就是神,能把握自己命運的就是神」那種英雄豪邁的悲歌。而在《喋血街頭》中,主人公們則身不由己,在大時代的洪流和命運的擺布之下,徒於奔命,卻難以逃出生天,這一點在梁朝偉和甄楚倩橋頭相會的一場戲中被表現的傷感無助,坐在河畔的二人看著水中飄零的枝葉(河中的枝葉是特意做的吧),談起乘船離開的奢侈願望,深入骨髓的傷感配合前面槍口下狂喊「I'm Hongkong people!I'm Hongkong people」求救兩相參照,港人的某種微妙心理被表現地不留痕跡卻哀而不慟
終篇的復仇在不斷剪入的閃回中還是最終完成,卻全然沒有復仇式的快感,梁朝偉擊斃李子雄之後的一抱一放和仰天長嚎都使觀者在烈火烽煙之中看到了所謂英雄的苦楚和和命運無情的悲劇結果,終於一切在輕描淡寫的音樂中定格,英雄和反英雄,情誼和背叛,出走和回歸,這部吳宇森真正傾心的影片也在喧鬧的香港影壇無甚波瀾,幾乎銷聲匿跡了
6. 1966年至1976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有哪些
謝謝提問,就個人看到過的如下,歡迎補充。
火紅的年代、春苗、艷陽天、青松嶺、長城新曲、偵察兵、金光大道、紅雨、閃閃的紅星、打擊侵略者、奇襲、飛虎、激戰無名川、南海長城、南海風雲、海霞、海島怒潮、鄉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獵字99號、405謀殺案、沸騰的群山、楓樹灣決裂、歡騰的小涼河、創業、沙漠的春天向陽院的故事、平原游擊隊(新)、渡江偵察記(新)、南征北戰(新)、延河戰火、小字輩、雁鳴湖畔、刑場上的婚禮、紅牡丹、傷痕、生活的顫音、天雲山傳奇難忘的戰斗、年輕的一代(新)、紅河激浪、她從霧中來、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紅花、自豪吧!母親、
在特殊的十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有些電影拍攝的相當不錯,堪稱經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閃閃的紅星》,電影內容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畫面干凈,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電影中的三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和《映山紅》至今傳唱不衰。
還有一部戲劇電影,河北梆子《寶蓮燈》,郭德綱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這部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唱腔優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場,每次都能引得觀眾們鬨堂大笑。
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還有一類題材,也受到觀眾的追捧,那就是戰爭片。50年代,一些經典的黑白戰爭故事片,重新拍攝成彩色電影,《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總體來說,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經典,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還有一部《平原作戰》
,雖然是新電影,卻是向50年代拍攝的《平原游擊隊》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雖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無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雙槍李向陽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我個人覺得,當時最出色的
戰爭片,是《激戰無名川》,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正的赴湯蹈火,爬冰卧雪,志願軍戰士用高射炮打飛機,拆除定時炸彈,當時看的緊張的不得了,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這些經典鏡頭還歷歷在目。
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電影嗎!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會少吧!有些還是翻拍的呢!如《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這里就說本人看過的,小學一年級時包場看電影,看過的是《青松嶺》,此外還有《紅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樣板戲《沙家浜》、《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還有好像是《磐石灣》吧?有一次還包場兩部樣板戲,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按順序是:1966年長影《雁鴻嶺下》、北影《紅色郵路》《女飛行員》《紅石鍾聲》、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長影《艷陽天》《青松嶺》(重拍)《戰洪圖》(重拍),1974年長影《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創業》《平原游擊隊》(重拍)、北影《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上影《火紅的年代》《渡江偵察記》(重拍)《無影燈下頌銀針》《一副保險帶》、八一《閃閃的紅星》,1975年長影《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紅雨》《決裂》、上影《第二個春天》《小將》《戰船台》《春苗》、八一《激戰無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號》、西影《碧海紅波》《阿勇》,1976年長影《雁鳴湖畔》《長空雄鷹》《鎖龍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騰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擊》(未發行)、上影《征途》《難忘的戰斗》《金鎖》《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歡騰的小涼河》《江水滔滔》《新風歌》、八一《南海風雲》《南海長城》、珠影《楓樹灣》《山裡紅梅》、西影《開山的人》、峨眉《寄託》、廣西《主課》。
不管有哪些,凡正這一時期拍攝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不管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啟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年青的一代》《第二個春天》《春苗》《紅雨》《火紅的年代》《山村新人》《無影燈下頌銀針》《長城新曲》《牛角石》《雁鳴湖畔》《渡江偵察記》《偵察兵》《紅燈記》《沙家浜》《海港》《龍江頌》《戰洪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紅雲崗》《向陽院的故事》《祖國啊母親》《豹子灣的戰斗》《沙漠里的春天》《閃閃的紅星》《杜鵑山》《盤石灣》《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紅石村》《反擊》《盛大的節日》《創業》《海霞》《小螺號》《奇襲白虎團》《審椅子》《長空雄鷹》《激戰無名川》《沸騰的群山》《漁島怒潮》《決裂》《青春似火》《 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風雲》《青春》《兩個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兒時的回憶,記得上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陋天電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來時幾個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學校談觀後感,潘東子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樣板戲,記憶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戰》《奇襲》《春苗》《渡江偵察記》,有一部戰斗片《偵察兵》王新剛老師主演的,是戰斗片的精典。寫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對題?
十年間,拍攝了屈指可數的故事片,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一巴掌!就這幾部故事片,它們背後充滿著鮮為人知的 故事!
《創業》:作家張天民根據開發大慶油田的創業事跡,創作出的故事片。審核時遭江青刁難未通過,作者致信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鄧小平馬上把信轉交毛澤東,經批示後才公映。
《決裂》:反映大學從工農兵中招生,否定十七年教育成就的故事片。公映後,兩句流行語隨之產生: 馬尾巴的功能;這就是資格 (指手上有老繭子就是上大學資格,見圖片)
《偵察兵》:1974年上映,偵察兵神乎其神,敵人都是草包。此片後被封存。
《春苗》,以赤腳醫生春苗為主要人物,反映農村衛生醫療領域的階級斗爭,不久被封存。
《青松嶺》,以農村階級斗爭為主題的故事片。老貧農張萬山與富農後代錢廣之間圍繞著生產隊趕大車的車老闆子的故事,展開了 貧下中農必須牢牢掌握「鞭桿子」 的斗爭。張萬山反復說:旱煙一經錢廣過手,保證跑了味……
《閃閃的紅星》:根據作家李心田的小說改篇。以紅軍後代潘冬子為中心人物的故事片,1975年公映。故事好,布景好,歌曲好。其歌曲《紅星歌》《小小竹排》《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等,久唱不衰。
—
—※4月25日於長春※——
首先我是80後,我小的時候經常看的兩部電影,電影就是閃閃紅星和平原游擊隊。
我們小的時候都嚮往閃閃紅星裡面的小演員潘冬子。勇敢機智,智斗胡漢三。
應該說閃閃的紅星是一部愛國電影,是讓青少年看了心情澎湃,激情昂揚的一步少兒電影。在那個年代,我們小的時候,電視里邊閃閃的紅星幾乎是隔兩個月或者一個月播放一次。小的時候我記得家裡面有一個14寸的黑白電視機還是熊貓牌的。現在這個牌子的電視機好像已經在市面上看不到了。每當電視里播放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家裡就有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看,看完了以後,我們就扮演電影里的角色,有的演胡漢山,有得演潘冬子,然後就這樣相互嬉鬧,好不熱鬧。這部電影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很多歡樂,尤其是李雙江演唱的閃閃的紅星,這首歌曲也深深的映入了我們的心中。
平原游擊隊,反映滄州一帶,德州一帶游擊隊,抗日戰爭的題材的一部電影。李向陽這個名字也深深的映入在我們80後這一代 社會 主力青年的心中。
這部電影也是每逢過年過節,各電視台必放的一部電影。90年代的農村彩色電電視機幾乎很少。這部黑白的老電影,讓每一個家庭看到了英勇無畏的李向陽。每次看完這部電影,都點燃了我們心中激情昂揚的細胞,那麼奮進,那麼興奮。我記得那時我們還要揚言,長大以後也要參軍,到部隊做戰斗英雄,保家衛國。那時的雄心壯志,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國電影。是我們這代八零後童年時光的回憶,沒當再次看到這樣的電影都能點燃我們心中的激情
7. 觀看的眾多老喜劇電影中,哪一部在童年就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至今不能抹去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1993年上映的喜劇電影《東成西就》。
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該片主要講述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等人在年輕時候發生的一系列荒誕故事。這部片子在拍《東邪西毒》的間隙拍的,也是用的《東邪西毒》的原班人馬。這是在導演毫無准備,甚至連劇本都沒有的情況下,一邊加急拍攝一邊構思劇本,前前後後的拍攝只用了27天時間。時間倉促,也比較粗糙,但它已經成為香港電影的惡搞神作。

8. 盤點一下80年代最經典的電影,哪些電影你印象最深刻呢可以分享一下嗎
一,三個和尚,豆瓣評分8.8,本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製作的動畫短片,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短片通過三個和尚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直至後來三人合作吊水的情節,既批判了三個和尚沒水吃這種社會上存在的落後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齊,泰山移的社會新風上,把影片與現實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影片還把西方動畫片的現代漫畫表現手法巧妙的結合,並融化在民族風格之中,使生動活潑的畫面形象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四,天書奇談,豆瓣評分9.2,這是一部完全可以用中國動畫史上的傑作來形容的影片,它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生產的第三部動畫長片,其獨特的風格與魅力甚至超越了美影之前的兩部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前者是中國動畫長片開山立派的鼻祖,而後者更因有些悲情色彩的故事情節和優美靈動的藝術風格而獲獎無數。天書奇談的超前性在當時並未獲得超越前兩者的口碑,但放到現在來看,絕對是中國動畫片歷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9. 哪些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影片,能喚起你的電影情結
早在五六十年代,八一廠就拍攝過一系列戰爭題材的影片,耳熟能詳的有《地雷戰》《地道戰》《狼牙山五壯士》《戰上海》《林海雪原》等 然而,戰爭片並不是八一廠唯一的題材,戰爭背景下的愛情片《柳堡的故事》、諜戰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喜劇片《哥倆好》、懸疑片《秘密圖紙》等作品也都是八一廠的精品。80年代後,由於內地電影的蓬勃發展,八一廠的作品變得更加多元化,《歸心似箭》《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虎年奇案》《中國霸王花》等都讓人印象深刻。
新世紀商業電影大發展,主旋律電影市場開始縮小,八一廠也做過一些嘗試,《沖出亞馬遜》《太行山上》《智取威虎山》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還在國內熱映的馮小剛作品《芳華》,也是八一廠參與投資的作品。據悉,八一廠在65年的時間里,共出品的電影作品達2000多部,故事片有260部,以上提到的主要還是故事片。
除此之外,八一廠的譯制部門還翻譯了很多經典的國外電影,如大家熟悉的《指環王》系列、《斷箭》、《西點揭秘》、《沉默的羔羊》等。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對八一電影製片廠一定不陌生,每當電影片頭前出現閃閃放光的五角星,總是讓人無比激動,有一種「八一廠出品,必屬經典」的意思。
在60年代到80年代初,在夏日的夜晚,伴隨著滿天的星星和潮濕的泥土味,搬著板凳坐在村口、在操場、在巷頭能看一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那簡直就像過年一樣。多少年過去了,卻仍對電影中的一些經典片斷記憶猶新。
隨著65歲的八一電影製片廠退出 歷史 舞台,我們再也看不到那在片頭出現的那顆閃閃紅星的廠標了,但他帶給我們的好片和歡樂,在內心是永不磨滅。像《狼牙山五壯士》《平原游擊隊》《永不消逝的電波》《林海雪原》《萬水千山》《戰上海》《地道戰》《地雷戰》都能喚起我們的記憶。
地道戰、地雷戰
《平原游擊隊》是長影拍的。
10. 有哪些老電影對你來說意義深刻且百看不厭
每年都有新電影在上映,人們也喜歡去影院觀看。可對我而言,其實許多新電影還不如老電影來得好看,尤其是一些很有深意的電影更是讓人感到百看不厭,比如說《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以及《天堂電影院》等。

三、《天堂電影院》
這部電影是在工作後與男朋友一起看完的。該片很有回憶錄的成分在其中,隨著主人公多多回憶自己喜歡與放映師艾佛特相處,尤其愛跟在他的身邊看他放電影。多多在這樣的生活中獲得了無數的樂趣,也因此在長大後遠離故鄉,最終成為一名電影導演。這樣的一部片充滿了懷舊的氣氛,讓人也陷入了它所描繪的情景中,主人公多多為追求心中的夢,錯失了良多,卻也有了一定的收獲。故事溫婉、氣氛唯美,容易讓人感懷。
這就是這些年我一直喜歡看的經典老電影,當然像《海上鋼琴師》、《這個殺手不太冷》、《羅馬假日》等影片也是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