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很久以前看過一部武俠電影很經典,講述的兩個主角:一個是拿著 一把琴的人,另一個人就是一個很高明的
《夢中劍》,優酷上能看。我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一大堆人圍在一起看VCD,唉,時光走得太快!
❷ 賀峰這個人在哪個電影里
電視劇,珠光寶氣
❸ 獨孤九劍
玄鐵劍法和獨孤九劍都是獨孤求敗創造的。兩種劍法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玄鐵劍法招數簡單,講究的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而獨孤九劍理論性比較強,比較全面。到底哪種劍法更強,或者說:哪種劍法境界更高?
我的看法:神鵰時代是飛機加大炮的時代,而笑傲江湖是小米加步槍的時代,主角對劍法的領悟取決於時代的要求。也就是說,即便是同一種劍法,到了楊過那裡成了玄鐵劍法,到了令狐沖那裡成了獨孤九劍。
為什麼這樣說呢?當楊過來到獨孤求敗的山洞裡。看到有三把劍,一是削鐵如泥的利劍,二是玄鐵重劍,三是木劍。最終(金庸安排)楊過選擇了玄鐵重劍。為什麼不選擇利劍呢?-----時代要求,或者說是形勢的要求。神鵰時代是內力強盛的時代,什麼龍象般若功啊,降龍十八掌啊,動不動就天崩地裂,楊過內力不足,必需要藉助於玄鐵劍的重量來彌補(首先不能在氣勢上輸給敵人)。那個時代的人,喜歡大氣、純朴的武功,而不願意(或不屑於)依靠復雜的技巧,如洪七公雖然會打狗幫法,但很少使用,一是怕用多了被人破解,但更主要的是,他覺得打狗幫法太小氣、太花俏,打起來不如降龍十八掌那樣爽快、乾脆。到了天龍八部的喬鋒乾脆就不學。同樣是以弱勝強,空明拳的口訣只有「空朦洞松、風通容夢、沖窮中弄、童庸弓蟲」,而倚天屠龍記的太極拳卻是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金庸武學不同於科學技術,科學的進步是以理論的完整度作為標志的,而武學理論的復雜標志著內力的衰弱。比如我用50斤力道能打死你,我絕不會用100斤,復雜的技巧是為了節省內力。在射鵰中有一段話闡述了這一觀點,見原文:
他獃獃的想了良久,只聽得簫聲越拔越高,只須再高得少些,歐陽鋒便非敗不可,但至此為極,說甚麼也高不上去了,終於大悟,不禁啞然失笑:「我真是蠢得到了家!人力有時而窮,心中所想的事,十九不能做到。我知道一拳打出,如有萬斤之力,敵人必然粉身碎骨,可是我拳上又如何能有萬斤的力道?七師父常說:『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挑擔尚且如此,何況是這般高深的武功。」
令狐沖的獨孤九劍,有破劍式、破掌式、破鞭式等等之分,而玄鐵劍法哪裡分得那麼清楚,不過是「挑」、「刺」等簡單的幾個動作。笑傲江湖是內力衰弱的時代,獨孤九劍復雜的體系正應了這個時代的需求。個人認為,獨孤九劍是獨孤求敗弱冠時的劍法,而玄鐵劍法是他中年時期的劍法,因為中年內力相對比弱冠時要高,而內力高的人更趨向於直接、純朴的武功。楊過能直接練重劍是因為內力基礎較好,之前練過玉女心經,九陰真經,蛤蟆功等。
楊過初時的劍法還有獨孤九劍的味道,但練著練著就開始變味了,在海潮中練劍,用劍朝海潮「拍」過去,最後結果,劍未削到人,氣浪已將人震飛了。又用劍擊樹,將內力灌於木劍上,然後「啪」的一聲硬生生將樹木拍(砸)斷。這樣的武功,與其叫「玄鐵劍法」,不如叫「玄鐵棍法」。不是楊過不知道無招的境界,只是「習慣用大碗喝酒的人已經不習慣用小酒杯了」。內力強盛的時代的高手認為「無招」這種境界太過於小氣,我能用千斤力量砸死你為什麼還用百斤?反正內力我有的是。當年楊過大戰裘千仞的時候,從木屋開始打,結果木屋震碎,然後跳到雪地里打,打得雪花飛濺,豪氣沖天,楊過覺得這樣才算真正的戰斗。結果,他的劍法不再是「挑」,「刺」,而是「拍」,「砸」。跟他的掌法一樣,打人時一浪一浪的「拍」過來,不求無招,只求過癮。這樣的劍法,已不再是玄鐵劍法、獨孤九劍,甚至不是劍法,如果有銅錘,他恨不得拿銅錘。不過他還是拿劍,一來看起來瀟灑,二來殺傷力不會太大,像吳孟達說的那樣:因為血滴子殺傷力太強,所以用香蕉代替。
金輪法王也是一樣,當年楊過的玄鐵劍法讓他大開眼界,回去以後思索對策,想到到不是以弱勝強,而是以強對強,以暴制暴。不是他不懂,而是「咽不下這口氣」,你強?我比你更強。結果花了十幾年時間狂練「龍象般若功」,管你有招無招,用劍的還是用鞭的,我都用幾百斤、上千斤力量砸過去……。結果兩人相遇時(見原文)
「霎時劍輪相觸,聲如龍吟。兩股巨力再度相抗,喀的一響,楊過的長劍斷成數截,法王的雙輪也自拿捏不住,脫手飛出,跌下高台,砸死了三名蒙古射手」
此種打法,即便歐陽鋒復活,也會自嘆不如,畢竟人家華山論劍的時候還講點招數。 到了神鵰末期,當楊過看到覺遠告訴張三豐「後發制人,先發制於人」的道理時,才突然感到「別有洞天」:哦,原來架還可以這樣打。
如果說楊過他們不懂得節約內力的話,到了《天龍八部》,這種情況更是變本加厲,天龍時代可以說是內力過剩時代,幾十年,上百年的內力傳來傳去,毫不可惜。像虛竹這樣的菜鳥,就是硬生生被灌成高手的。
到了《笑傲江湖》,武風為之一變,由於沒有這么多內力了,每一招一式都要斤斤計較,什麼破劍式,破氣式都出來了,目的是「用最少的內力達到最好的效果」。像令狐沖那樣居然有武器不相碰的戰斗方式,要是在神鵰時代這樣打,不被氣浪震飛才怪。
囚禁任我行的地牢,在西湖底下,可以說笑傲江湖的武學氣氛是帶有西湖文化風格的,和射鵰神鵰時代的大漠武風完全相反。再也沒有沙塵飛揚的氣勢,更多的是風花雪月的戰斗。西湖有西湖的風格,西湖的美感。最能代表西湖武風的是令狐沖在溪旁耍的那一劍:
「他躍起身來,拔出腰間長劍,對著溪畔一株綠柳的垂枝隨手刺出,手腕略抖,嗤的一聲輕響,長劍還鞘,這才左足落地,抬起頭來,只見五片柳葉緩緩從中飄落。長劍二次出鞘,在空中轉了個弧形,五片柳葉都收到了劍刃之上。他左手從劍刃上取過一片柳葉,說不出的又是歡喜,又是奇怪。」
這樣的劍法,要是讓楊過看見,肯定會不屑一顧(審美觀不同),可在內力衰落時代,這樣的劍法是最精妙的,也是最酷的,絕對比郭富成的那種瀑布造型要酷的多。此外還有東方不敗那樣的閨房高手(試和射鵰神鵰的沙場英雄相比較),梅庄的琴棋書畫以及莫大的回風落雁劍也是西湖武學的重要象徵。徐克的電影《東方不敗》和張紀中的《笑傲江湖》都拍錯了風格,因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80年代的那些武俠片(如殺人手,夢中劍)更能反映西湖武學的意境。
笑傲時代的高手,喜歡追求無招的境界(如令狐沖),或超常的速度(如自宮一族),惟獨任我行走錯了路,任我行雖然會吸星大法,但那個時代的人內力普遍太低,吸也吸不了多少,再加上這種武功有bug,不能完全把吸到的內力為己所用。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任我行令狐沖三大高手圍攻東方不敗,居然在閨房裡打,書上沒有說房裡的物品有沒有損壞,估計不會損失多少。但如果換楊過他們來打,不把閨房震飛才怪。
至於令狐沖的內力有多強呢?雖然練了吸星大法,但我看這點內力最多讓他拿穩劍而已。
獨孤九劍與玄鐵劍法,其實沒有好壞之分,獨孤九劍適合內力底的人用,玄鐵劍法適合內力較高的人用。如果內力太旺盛,用木劍就夠了。
❹ 求一部老電影名字。。。古裝武俠片 結局是男主角用琵琶裡面藏的劍殺死了對手 ~對手以前和他是好朋友
夢中劍
❺ 求以前CCTV6放過的一部老武俠電影,記得男主角有一把劍,劍裡面還藏著一把劍可以從劍柄里抽出來
你說的應該是 李連傑版的《倚天屠龍記》吧,很小時候看過,有點兒印象,應該就是他。
❻ 珠光寶氣中飾演賀峰的演員叫什麼名字還有他曾飾演過的一些戲
岳華(飾賀峰)
岳華,原名梁樂華,廣東中山人。1942年生,1962年來港, 1966年跟邵氏簽約為基本演員。他在第一部電影《西遊記》中飾演孫悟空一角,成功奠定「武打小生」形象。兩年後,岳華在《鐵扇公主》中再次飾演孫悟空,夥拍「俠女」形象見稱的鄭佩佩。同年,他再與鄭佩佩在《大醉俠》結片緣,旋即一炮而紅。
岳華主演的《愛奴》(與何莉莉、貝蒂合演)、《壁虎》(與陳寶珠合演)、《七十二家房客》、《大刀王五》、《流星蝴蝶劍》、《五毒天羅》、《楚留香》等都是廣受歡迎的電影。他戲路甚廣,可說「多才多藝」之演員。岳華於1979年獲當時麗的電視邀請演出電視劇,拍下經典電視劇《大地恩情》等。其後,岳華與影星妻子恬妮舉家移民加拿大,現任溫哥華影藝人協會會長。
岳華電影作品年表及角色名稱: 岳華
血濺牡丹紅 (1964)
小雲雀 (1965)
大醉俠 (1966) ...... 范大悲(大醉俠)
西遊記 (1966) ...... 孫悟空
鐵扇公主 (1966) ...... 孫悟空
飛天女郎 (1967)
艷陽天 (1967)
琴劍恩仇 (1967) ...... 沈舒文
香江花月夜 (1967)
大俠復仇記 (1967)
垂死天鵝 (1967)
斷魂谷 (1968)
寒煙翠 (1968)
女俠黑蝴蝶 (1968)
追魂鏢 (1968)
毒龍潭 (1969) ...... 天涯客
飛燕金刀 (1969)
虎膽 (1969)
五虎屠龍 (1970) ...... 高威
荒江女俠 (1970)
乾坤大醉俠 (1970)
十二金牌 (1970) ...... 苗龍
影子神鞭 (1971) ...... 王劍心
冰天俠女 (1971)
一夫官聞 (1971)
俠士行 (1971)
林沖夜奔 (1972)
吉祥賭坊 (1972)
群英會 (1972)
十四女英豪 (1972) ...... 呂超
水滸傳 (1972) ...... 林沖
小毒龍 (1972) ...... 陳仕倫
愛奴 (1972) ...... 季德
壁虎 (1972)
玉女嬉春 (1972)
大刀王五 (1973)
北地胭脂 (1973) ...... 正德皇帝
風流韻事 (1973) ...... 蕭翼
土匪 (1973)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血證 (1973)
盪寇志 (1973)
香港73 (1974)
舞衣 (1974)
洋妓 (1974)
小孩與狗 (1974)
朱門怨 (1974)
惡虎村 (1974)
三超人與女霸王 (1975)
降頭 (1975)
嬉笑怒罵 (1975)
義劫愛神號 (1975)
大劫案 (1975)
捉姦趣事 (1975)
神化外母古惑妻 (1975)
新啼笑姻緣 (1975)
色香味 (1976)
瀛台泣血 (1976) ...... 譚嗣同
少林寺 (1976) ...... 李式開
流星蝴蝶劍 (1976) ...... 律香川
香港奇案 (1976)
騙財騙色 (1976)
毒後秘史 (1976)
水玲瓏 (1976)
洞房艷事 (1976)
狐天狐地 (1976)
五毒天羅 (1976) ...... 飛英雄(原著里的張翠山,改編自《倚天屠龍記》)
多情劍客無情劍 (1977) ...... 龍嘯雲
龍蛇俠影 (1977)
風花雪月 (1977)
乾隆下江南 (1977) ...... 雍正
關東五大俠 (1977)
阿Sir毒後老虎槍 (1977)
青龍客棧 (1977)
江南八大俠 (1977)
楚留香 (1977) ...... 無花
三少爺的劍 (1977) ...... 周玉風(客串)
白玉老虎 (1977) ...... 唐傲
金玉良緣紅樓夢 (1977) ...... 賈政
俠士鏢客殺手 (1977)
冷月孤星針無情 (1977)
楚留香之蝙蝠傳奇 (1978) ...... 李玉函
通天老鼠下江南 (1978)
玉蜻蜓 (1978)
血芙蓉 (1978)
陸小鳳之綉花大盜 (1978) ...... 花滿樓
龍威山莊 (1978)
臭頭小子 (1978)
糊塗大俠三個半 (1978)
乾隆下揚州 (1978) ...... 鄭板橋
大喇嘛 (1978)
俠骨柔情赤子心 (1978)
神鷹飛燕蝴蝶掌 (1978)
古劍英魂 (1978)
孫臏下山斗龐涓 (1979)
追命人 (1979)
衛衣錦 (1979)
鬼叫春 (1979) ...... 王生/王將軍
銷魂玉 (1979)
火鳳凰 (1979)
糊塗大醉俠 (1979)
圓月彎刀 (1979) ...... 謝曉峰
醉步迷猴 (1979)
盤古開天地 (1979)
夢中劍 (1979)
英雄無淚 (1980) ...... 蕭淚血
連城訣 (1980) ...... 凌退思
六合八法 (1980)
七巧鳳凰碧玉刀 (1980) ...... 喬三
凶榜 (1981)
黑蜥蜴 (1981) ...... 蕭立
魔劍俠情 (1981) ...... 郭嵩陽(《多情劍客無情劍》續集)
陸小鳳之決戰前後 (1981) ...... 西門吹雪
大殘拳 (1981)
浣花洗劍 (1982) ...... 白水宮主(原著里的紫衣侯,改編自古龍原著《浣花洗劍錄》)
風起雲涌斗狂龍 (1982)
決斗者的生命 (1982) ...... 獨孤飛(原著里的葉開,改編自古龍原著《邊城浪子》)
殺出西營盤 (1982)
魔界 (1982)
打雀英雄傳 (1982)
妖魂 (1983)
少林十八銅女 (1983)
毀滅號地車 (1983)
連體 (1984)
花心紅杏 (1985)
皇家師姐III雌雄大盜 (1988)
金牌師姐 (1989)
義膽群英 (1989)
吳三桂與陳圓圓 (1992)
叛逆情緣 (1995)
紅番區 (1995)
卧虎 (2006)
傷城 (2006) ...... 周元勝
岳華部分電視劇作品:
1980年ATV《大地恩情》 ...... 楊六斤
1985年ATV《萍蹤俠影錄》 ...... 澹臺滅明
1987年TVB《書劍恩仇錄》 ...... 張召重
1988年TVB《絕代雙驕》 ...... 燕南天
1988年TVB《名門》 ...... 段一虎
1989年 TVB 《富貴流氓》...... 飾 林昌
1989年TVB《義不容情》 ...... 馮世邦
2007年TVB《突圍行動》 ...... 童展龍
2008年TVB《珠光寶氣》 ...... 賀峰
凶城計中計 飾 霍天命 (未播映)
妻妾成群 (製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