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視劇<<武松>>片尾曲 嗩吶獨奏 叫什麼
山東民樂嗩吶曲《一枝花》
1955年任同祥先生在魯西民樂基礎上創編嗩吶曲《一枝花》,這是任同祥先生第一部作品。1982年張式業先生把嗩吶曲《一枝花》改編為同名二胡獨奏曲。
山東民樂嗩吶曲《一枝花》八十年代曾作為電視連續劇《武松》中刻畫武松性格的主題音樂。樂曲曲調富於濃郁的山東魯西南地區風味,高亢嘹亮,悲壯激越。
❷ 求幾首樂器二胡和嗩吶好聽的曲子,和難演奏的曲子
嗩吶:百鳥朝鳳、金蛇狂舞、正月十五鬧雪燈、抬花轎。二胡:二泉映月、賽馬。
❸ 求音樂:電影《大話西遊》嗩吶鈴聲
《小刀會序曲》 很容易搜到的 星夜很多電影上用這個曲子 後半段《功夫》上也用到
①專輯中文名:民族舞劇《小刀會》
②專輯類別:舞劇音樂
③藝術家:商易
④發行時間:1959年
⑤音律分析:開頭就利用嗩吶營造出一種磅礴的氣勢,接下來就將主題不斷地進行升華,琵琶、二胡的加入,更是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⑥音畫分析:「小刀會組曲」是商易於59年為民族舞劇《小刀會》作的配樂,早期「小刀會序曲」就出現在胡金銓的《龍門客棧》 ,在大話里至尊寶被點三顆痣看照妖鏡,還有至尊寶變成孫悟空後大戰牛魔王之前亮相 ,《鹿鼎記》海大富化妝成關公亮相 《大內密探零零發》皇上出場揭穿無相皇的時候都用了這個配樂。
⑦被引用記錄:《鹿鼎記》《大內密探零零發》《龍門客棧》等
❹ 超級悲慘的二胡音樂 或者嗩吶音樂
如果是哀傷的曲子,幾乎所有的塤曲都是,塤的音色很特別,有些許嗚咽在裡面。簫的話可以是紅樓組曲中的枉凝眉,葬花吟等,長相思和憶故人也不錯,如果說婉轉,每首蕭曲都差不多。二胡的二泉映月,這種曲子很悲傷,不過還是馬頭琴的嘎達梅林純正有韻味,二泉映月只是一味的哭,不如嘎達梅林在哀傷中有幾分廖闊。琴的話聽聽廣陵散吧,胡笳十八拍也可以啊,就這些吧
希望採納
❺ 神話電視劇裡面的 那兩個背景音樂一個是啦啦啦啦的。還有一個是嗩吶吹的背景音樂 這兩個是什麼歌曲 誰
啦啦啦那個是《六字歌》,你說的那個不是嗩吶而是二胡,是《美麗的神話》
❻ 電影《功夫》里那個經典的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電影《功夫》里那個經典的背景音樂是《小刀會組曲》。
小刀會序曲是內地1959年推出的《小刀會》舞劇中的音樂,作曲家叫商易,為山東人。
小刀會序曲開頭就利用嗩吶營造出一種磅礴的氣勢,接下來就將主題不斷地進行升華,琵琶、二胡的加入,更是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樂隊的演奏空間相當緊湊。盡管如此,每件樂器的座標依然清晰可辨。如果在家裡聽這段節目的時候,感覺樂器擠成一團,應該首先從房間的聲學上找原因,著手改善一下自己聆聽環境。
開頭第20秒和第43秒時出現的那兩次震撼人心的鼓聲,用的是位於舞台右後方的低音大鼓,聲音結實而有力。
低音大鼓的音像位置聽上去應該跟鈸差不多在一起。大約在3分多鍾的光景,舞台後方的當中部位響起了勁力十足的定音鼓,定音鼓的音色跟低音大鼓不一樣,在音響系統里應當聽得出兩者的差別,有些發燒友使用的揚聲器存在著輕度的聲染色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兩種鼓聲就不那麼容易區分了。
稍後快結束的時候,有幾記響亮的鑼聲,方位感相當明確。不過說回來,其《序曲》的低音大鼓錄得相當霸道,更坦白地說是「茹毛飲血」。

《小刀會序曲》簡介:
「小刀會序曲」是「小刀會組曲」中的一首,是商易於1959年為民族舞劇《小刀會》作的配樂。
早期「小刀會序曲」就出現在胡金銓的《龍門客棧》 ,是周星馳電影中最常被引用的背景音樂,如在大話西遊里至尊寶被點三顆痣看照妖鏡,還有至尊寶變成孫悟空後大戰牛魔王之前亮相 ,《鹿鼎記》海大富化妝成關公亮相 《大內密探零零發》皇上出場揭穿無相皇的時候都用了這個配樂。
電影《功夫》等,在周星馳最新的電影《西遊·降魔篇》中再次被引用。2015年國產動畫《大聖歸來》大聖出場的時候也用到了該段音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小刀會序曲
❼ 《瘋狂的外星人》嗩吶配樂是什麼歌
《瘋狂的外星人》嗩吶配樂是歌曲《耍猴兒》。
歌曲:《耍猴兒》
演唱:梁龍
作詞:梁龍
作曲:梁龍
歌詞:
天天抖手,精神抖擻
天天抖手,精神抖擻
啦啦啦啦啦啦,三百六十行
各行有各長,奧運有健將
耍猴有猴王,花果山大舞台
歡迎來捧場,今天的主角
閃亮登場了,天天抖手
精神抖擻,天天抖手
精神抖擻,誰說耍猴滴
他不是藝術家,誰說耍猴滴
他不是國粹啊,誰說耍猴滴
他不是藝術家,誰說耍猴滴
他不是國粹啊,天天抖手
精神抖擻,天天抖手
精神抖擻,倒爬火焰山
筋斗雲里翻,大聖掃堂腿
鐵棍定乾坤,一根鐵棍震天下
兩根鐵棍闖天涯,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誰說耍猴滴
他不是藝術家,誰說耍猴滴
他不是國粹啊,人爭一口氣
佛爭一柱香,咱靠手藝吃飯
咋就低人一等了,猴戲是國粹
香火斷不了,
對白:不看耍猴了,破耍猴的有什麼可看的
念白:好的,演出到此結束。
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還有垃圾離場

(7)電影里嗩吶二胡的經典配樂擴展閱讀:
這首歌曲獨具民族特色的配器和旋律,後勁十足朗朗上頭。旋律出現於電影多個橋段,但每段速度和配器都不一樣。
猴子與外星人舞動的場景,配上這搞笑的音樂,讓電影的畫面感十分的強烈,尤其是猴子歡歡舞動金箍棒的時候。
❽ 電影大話西遊牛魔王結婚的背景音樂,嗩吶吹的那個歡慶的
也可以看看這個:關於大話西遊的電影配樂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影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763596/
這個是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劉歡演唱的好漢歌--水滸傳就是趙季平作曲的)配樂的,應該是陝西地方的喜慶樂曲--准確來說是民樂,但是名字說不上來。。
請看以下資料:
趙季平與《大話西遊》配樂
1994年初,西安作曲家趙季平接到來自台灣滾石唱片公司一個經理的游說,讓他給一個新影片配樂。當時趙季平剛剛跟著名的台灣製片人楊佩佩合作完成了香港電影《倚天屠龍記》的音樂,滾石方面對他興趣很大,要出資把趙季平的電影音樂翻錄成唱片出版。這樣一來,滾石的游說就不大好拒絕了。 這個新片的劇本剛完成,叫《大話東游》也就是後來的《大話西遊》的雛形。1994年可以說是趙季平打開國際影響的一年,他受到港台影視界相當的青睞。那年春節期間,台灣的《中國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中國新電影動人樂章》,對他作了非常高調的報道。 而近十年在國際揚眉吐氣的中國新電影配樂,幾乎都由這位西安作曲家一手包辦了。他的代表作有《大閱兵》《黃土地》《紅高粱》《老井》《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五個女人和一根繩子》《秋菊打官司》以及獲得要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角逐的《霸王別姬》等。趙季平的老搭檔張藝謀說:「趙季平代表了80—90年代的中國電影音樂,他是這一時期的里程碑和巨匠! 趙季平1945年生於甘肅,曾在西安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就個性來說,他對音樂的愛好與吸收是屬於雜食性的,這使他不自限於中國音樂既有的意識形態,創作起來自由而新意不絕。趙季平描述自己成長的地理環境說:『西安,是絲綢之路的鎖鑰。一邊是中國文明,一邊通往歐洲之路。」一方面長年浸淫中國民間音樂,另一方面從小學習和欣賞西方音樂,趙季平宛如在腦中築起一條音樂絲路,融合了民族內涵與先進的音樂語言。他的作品有時土味撲鼻,有時又流露出後期浪漫、印象派至現代音樂的技法。 他的第一部影片配樂是《絲綢之路》。陳凱歌很喜歡這部作品,特地前往拜訪趙季平。兩人相談甚歡,一拍即合,當下敲定合作第一部作品——1983年的《黃土地人當時的張藝謀還只是個攝影師,也非常喜愛趙季平的音樂。他瞅准機會抓住趙季平說:「他日我若當導演,你一定要為我抬轎子。」果然,他們1987年合作《紅高粱》一炮而紅。無巧不巧,趙季平最感得意的正是片中女主角出嫁的「顛轎』一段。趙季平拿到這個叫《大話東游》的本子後,覺得它簡直在瞎胡鬧。故事離奇、蹩腳,充斥著港味兒的形容詞、感嘆詞,讓人很不舒服,他連看三天才讀完。為了找感覺,他又到西影廠的攝影棚去參觀,結果看到的是「牛魔王的肚子』,巨大的內景,掛了些腸子、內臟,照樣是非常怪異。這部電影與他以前創作的嚴肅電影很不一樣。港方同時還給他帶了一段盧冠廷為影片寫的主題曲的旋律,後來趙季平就在它的基礎上為全片配樂。趙季平確定了音樂的主題:反映人性的最終統一,中間穿插不和諧音,比如妖精出沒、戰爭、災難等。音響上比較豐富,使用鋼管、弦樂、木管等西洋樂器,但考慮到這是一個古裝戲,他又加入了二胡和蕭,使它有一種中國古典的味道,同時也比較注重音樂的色彩。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很輕松的狀態下完成了《大話東游》的全部配樂,樂曲總長度有一個多小時。隨後,曲子由北京中央樂團錄制,指揮胡炳旭,錄音的是他的長期合作者張正地。 第一批數碼帶由滾石帶回香港,趙季平就算大功告成,拿到了一份不錯的報酬,後期的工作也不用過問。一般按照國內的路子,作曲家要對著鏡頭,按段落去配樂,而香港人的習慣卻很簡單,作曲家寫好若干段音樂,然後由導演聽了這個音樂再去使用,導演是總調度。 這是一種電視劇的配樂辦法,做慣了嚴肅音樂的趙季平本身對這個電影也沒抱太大期望,自然樂得逍遙。 幾年過去了,趙季平以後也很少再寫這樣搞笑題材的音樂。我采訪他的時候,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柏林愛樂樂團將演奏他的兩部作品:《霸王別姬》和《太陽鳥》,其創作屬於逐步走向高雅和輝煌那一類。但不可否認,他頗為大氣的音樂給《大話西遊》增添了藝術的完整性。也怪,趙季平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能在電視上斷斷續續看到《大話西遊》。他覺得裡面的音樂雖然不是完全忠實於他的創作,但使用得很巧。不過,他始終覺得那是一部莫名其妙的電影,年輕人的狂熱令他吃驚。 趙季平的兒子可不這樣看。子承父業,他的兒子趙林今年26歲,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給目前收視率非常高的幾個電視連續劇配樂,像《人間四月天》和《聊齋先生》等。趙林和他的一幫朋友都喜歡《大話西遊》,覺得裡面的音樂游刃有餘。有時候,大師的游戲之作也充滿了傳奇,這是很奇妙的事情。 趙季平主要作品: 1984 《黃土地》(導演:陳凱歌瑞士盧卡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倫敦國際電影大獎) 1986 《大閱兵》(導演:陳凱歌 合作作曲,獲蒙特利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天菩薩》(倫敦電影節全年佳片獎) 1987 《紅高梁》(導演:張藝謀 第8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第38屆柏林影展金熊獎) 1990 《菊豆》 (導演:張藝謀 與斯卡金像獎最佳外片提名) 1991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 威尼斯影展銀獅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片提名) 《五個女子與一根繩子》(導演:葉鴻偉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影片獎,最佳音樂獎 《烈火金鋼》(國家政府獎) 1992 《心香》(導演:孫周 國家政府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女主角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1993 《青春無悔》(導演:周曉文) 《炮打雙燈》(導演:何平) 《花影》(導演:陳凱歌) 1995 《大話西遊》 1997 電視連續劇《水滸傳》
❾ 跪求經典二胡插曲,或是背景音樂
《江河水》,前面慢,要悲死了的感覺,而且開頭MS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耳聞,到最後就快起來了。
http://liux.yblxx.com/music/jhs.mp3
《江河水》源於東北民間樂曲 它敘述的是這樣一個悲凄的故事:一對恩愛夫妻 丈夫因為服勞役要離鄉背井 夫妻在江邊依依話別。後來 丈夫竟客死他鄉。噩耗傳來 妻子悲痛欲絕 她來到兩人話別的江邊 淚灑滔滔江水 泣告茫茫蒼天 遙相祭奠 大放悲聲.......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閔慧芬的二胡獨奏曲是《江河水》的藝術感染力最強的表演。這不僅是個人的悲泣 而是一個民族的悲聲。
閔慧芬二胡演奏專輯《江河水》原為雙管獨奏曲,取材於東北地區「遼南鼓樂」中的笙管曲牌<江河水>和<梢頭>,後這首音調凄楚,情緒哀怨的器樂曲在大型音 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出現時曾給人們留下深印象。六十年代初黃海懷將其移植成二胡獨奏曲,以民族弓弦樂器具有的纏綿哀怨的藝術特色,引起人們感情上的共鳴,從而使這首膾炙人口的樂曲流傳得更為廣泛。最特別的是樂曲中一音一頓的弓法處理,猶如聲聲重錘扣擊人們心扉,悲憤激昂的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01 江河水
02 陽關三疊
03 洪湖人民的心願
04 二胡敘事曲《新婚別》
05 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
❿ 電影風雲雄霸天下孔慈結婚的背景音樂叫什麼 嗩吶疊加的蹬蹬蹬蹬蹬蹬.......的那段
<<孤星獨鄰>> 二胡樂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