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毫不出奇的《本傑明·巴頓奇事》
01
《本傑明·巴頓奇事》是2008年的一部老電影,講述了本傑明·巴頓這個人,違反了生物學規律,或者說是身患某種疾病,以耄耋老人的形象出生,以襁褓嬰兒的身體死亡。
乍一看,這像是一部魔幻電影。但是,這件魔幻外衣和故事情節契合的嚴絲合縫,所有一切故事的發生都恰到好處。
這個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共有1000多萬人在一戰中喪生,2000多萬人負傷。
雖然一戰與美國無關,但是為了維系和歐洲國家的貿易關系,美國在1917年加入了協約國,參與對德作戰。次年,德國宣布投降,一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所有在戰場上陣亡的孩子都被裝在棺木里,送回到他們父母的身邊。蓋圖先生是個鍾表匠,看到孩子的棺木,他強忍悲痛,完成了新奧爾良火車站的時鍾製作。
但是,這個鍾是逆時針轉動的。蓋圖先生在眾人面前發表了自己的反戰宣言,希望時間倒流,這樣所有死去的人都能安然無恙的回到親人身邊。
本傑明就是在德國宣布投降的這一晚出生了,他的親生母親因生他難產死去。剛剛降生的本傑明,身患白內障,關節炎,皮膚缺乏彈性,手腳僵化,身體機能衰退的如同一個行將入土的老人。
看到愛妻因為一個可怕的怪物死亡,老巴頓先生怒上心頭。他本想把「孩子」扔到河裡一了百了,但是想到妻子臨終前請求「給他一個容身之所」,猶豫之下,便把「孩子」和身上的錢,留在了養老院的走廊下。
養老院的黑人媽媽雖然看他「丑的像個罐子「,但信奉上帝的悲天憫人的胸懷,讓她不顧醫生反對,把這個」上帝的孩子」謊稱為她姐姐的孩子收養了,並取名為本傑明。
02
相信還有不少人沒有看過這部電影,所以就不做太多詳盡的情節劇透。只聊一聊電影中一些我很喜歡的細節和感想。
本傑明的名字
本傑明是他的黑人養母脫口而出的一個名字,這里其實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點,美國自南北戰爭以後,很多被解放的黑奴都會給自己取廢奴運動中有名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所以當時叫「林肯」的黑人數以萬計。
熟悉美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獨立之父之一,因為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很得美國黑人民眾的尊敬。所以,黑人養母才會下意識的冒出「本傑明」這個名字,而一眾白人聽了也絲毫不覺得訝異。
養老院
將本傑明拋棄在養老院是一個非常巧妙地設計。住在這里的人都已經是風燭殘年,飽經世事。因此本傑明的出現,讓他們見怪不怪。
在養老院,所有人不再為榮華富貴而四處奔波、憂心忡忡,最關心一日三餐是否可口,其次是盡情享受斜陽余暉的靜逸。
養老院也是個除醫院以外,最接近死亡的地方。看著身邊的人陸續死去,一次次品味失去親人朋友的痛苦,才能養成本傑明睿智平和的心態,冷靜面對以後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戰和挫敗。
妓院
本傑明到切爾西號當水手,當船長得知他一大把年紀居然未經男女之事,立刻就帶他來到妓院,使他「悲慘」的一生能有所圓滿。那晚,本傑明不僅第一次有了性事,而且還在這里偶遇了老巴頓先生,第一次喝酒。
在當時的美國,少年被家裡的年長男性帶去風月場所了解男女之事,進行性愛啟蒙,是成長的一堂必修課。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暗戀女主瑪琳娜的高中少年,也被父親帶去妓院上過這么一堂課程。
印度
在孩子出生後,本傑明知道自己將越來越小,無法擔當孩子的父親,他把老巴頓留給他的所有資產變現成現金留給黛西,讓她重新給孩子找個合格的父親,自己則獨自離家出走,四處流浪。奇妙的是,本傑明也來到了印度,看著人們在恆河水裡沐浴凈身。
在毛姆的小說《刀鋒》里,有個我從中學一直喜歡到大學的角色——拉里,他在經歷過生死,面對人生迷惘之時,也是放棄美國,四處游歷,尋求生命的終極奧義。直到他來到印度停留數十年,最終探尋到,面對人類精神危機的治癒良方。
病床上的黛西
這個故事是以臨終前黛西的回憶而慢慢展開的。病床上的她應該已經被判定隨時可能死亡。女兒抱抱她,說「我會想你的。」這是提前在做臨終告別。黛西疼痛的時候,女兒問她,「你還想多用點葯嗎?醫生說你想用多少就用多少。」
對比國內醫院為延續臨終病人一時半刻的生命所做的各種搶救手段,這種減少病人疼痛,讓他們安詳的離去,才是一種有尊嚴的臨終關懷吧。
03
什麼是細節之美,就是每一個人物的出現都那麼自然,每一句台詞都符合他們的生平際遇,每一個情節的推動都那麼恰如其分。
在本傑明的一生中,遇到過很多人,在和那些過客的剎那交匯之際,本傑明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並且這些認知和收獲在他後續的生命中均有所體現。
養老院里的黑人男子告訴他,「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但是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孤獨。」
養老院里的白人女子教會他彈鋼琴,告訴他,「我們命中註定要失去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
切爾西號的船長告訴他,「不順心的時候,可以像瘋狗一樣發狂,破口大罵,但到頭來,還是需放手。」
摩爾曼斯克的貴婦間諜教會他品嘗魚子醬和伏特加,告訴他如何熱烈而有分寸的去愛一個人。
我一度以為黛西也只是本傑明生命中的一個普通過客,但萬幸的是,電影保留了一條愛情線,讓黛西和本傑明的人生交匯了四次。
第一次,本傑明12歲,本傑明太老,黛西太小。
第二次,本傑明27歲,本傑明太老,黛西太年輕太驕傲。
第三次,本傑明44歲,黛西被撞斷腿,不得已離開她所痴迷的舞台,不再年輕,也失去了驕傲。這次兩人總算在各自最成熟美好的年紀,有了愛情的交集。
第四次,本傑明變成罹患痴呆的雀斑少年,黛西也已白發蒼蒼。黛西從此搬入養老院,照顧本傑明直至他的死亡。
不管我們有多麼留戀過客,彼此的軌道終將在短暫的交匯後錯開,漸行漸遠。
不管你如何努力,最後還有死亡等著。
所以對此,我們除了接受,無能為力。
04
《本傑明·巴頓奇事》,除了使用逆生長這個元素,絲毫沒有奇特之處。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美國男人本傑明,出生、長大、工作、戀愛、結婚、生子、死亡的普通故事。
但就是他這普通而又精彩的一生,讓每個普通的我們看完後都感動到淚目,無言以對,對人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所有一切,已成定數。
所有一切,早有答案。
如果你的人生不能令你驕傲,那就拿出勇氣,重新來過。
附上本傑明·巴頓留給他女兒的最後一封信:
For what it's worth,it's never too late.
To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there's no time limit.
Start whenever you want,you can change or stay the same,
there's no rules to this thing.
We can make the best or the worst of it.
And I hope you make the best of it.
I hope you see things that startle you.
I hope you feel things you never felt before.
I hope you meet people with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And if you find that you'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 End -
B. 電影推薦《本傑明巴頓奇事》
《本傑明巴頓奇事》
友情提示:01是對電影的總結 02是電影的詳細情節 03是電影中特別有意思的地方
01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生來與別人不同,由老年走向幼年(返老還童)的人--本傑明的一生的故事,只不過他只是身體是返老還童,心理仍然是由幼稚走向成熟。
這部電影探討了什麼是愛。愛是無條件付出,無論他的外貌有多麼醜陋(奎因小姐與本傑明父親對於本傑明態度的對比);愛是能夠克制,會考慮到後果(本傑明拒絕黛西);愛是即使她對你「惡」言相向、冷漠無情,仍然默默陪伴守護著她,愛不需要特意讓她知道(黛西趕本傑明走,而他仍待在那個城市默默照顧著她);愛是會願意主動離開,因為知道這才能給她更好的生活(本傑明離開黛西和女兒);愛是永遠都不會放棄對方(黛西陷入低谷本傑明沒有放棄她,本傑明變成一個頑皮的孩子,黛西沒有放棄他)。
探討了成長。(本傑明的轉變,身心的真正成熟)
探討了現實。(與歐緹先生不再是「朋友」的高個子、所有人都是孤獨的、萬能的錢、我們終將失去所愛之人)
探討了感激。(被雷劈了七次的老人)
探討了夢想。(穿過英吉利海峽的女人、想成為藝術家的船長)
探討了寬恕。(邁克船長在生命最後一刻對父親的寬恕,本傑明對拋棄自己的父親的原諒)
目前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02
影片開頭,老年的女主角黛西躺在醫院病床上,她在病床上回憶過去的事,她讓她的女兒卡羅琳為她朗讀本傑明的日記,由此開啟了本傑明的人生。
男主本傑明巴頓在一戰結束的晚上出生,這個晚上洋溢著勝利的氣息,而他的母親卻因為難產而死,他也因為自己醜陋的外表而被父親所拋棄。他父親將他丟棄在一家養老院的門口,這家養老院的負責人奎因小姐收留了他,雖然她的愛人韋瑟斯先生以及給本傑明看病的醫生最初是反對的。
本傑明一出生就融入了這家養老院,因為,他的身體是從老年向幼兒轉變的。
奎因小姐每周都要帶本傑明去教堂,去祈禱自己能生育,祈禱本傑明能站起來,而有一次,本傑明竟真的在教堂里站起來了。本傑明邁入了新的人生。
後來,歐緹先生,韋瑟斯先生的一個熟人的熟人來到了這里,他很快和本傑明成為了朋友。他給本傑明講述他的奇妙的經歷,他帶著本傑明上街,這是本傑明第一次離開養老院。歐緹先生有著非同尋常的經歷,但大多時候他都是獨自一人。
但是他對本傑明說,告訴你一個秘密:
在一次養老院的家人拜訪,本傑明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人——黛西。一天晚上黛西邀請他在外面聊天,但是被她的祖母發現了,她的祖母禁止他們以後再在一起玩。
本傑明很難過,他的母親(他將奎因小姐視為他的母親)說
後來,養老院來了一個太太,她總是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但是她從來不出門,也從來沒有人來看她,她教本傑明彈鋼琴。
有一天,本傑明在海邊看船的時候,遇到了邁克船長,開始他在船上的工作。邁克船長想當藝術家,可父親只是嘲諷他只會拖船,但是他後來也的確成為了「藝術家」,一個紋身藝術家
邁克船長得知他這么「老」還沒有碰過女人,便帶他有了第一次的體驗。
同樣這一天,他的父親找到了他,不過只是以朋友的身份請他喝酒。
本傑明發現他逐漸變得年輕了,他與不知名太太的談話。太太告訴他,「我們終將失去我們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
不久後的一天,那個太太去世了,本傑明也離開了養老院,開啟了他新的旅程。
在出海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一個帶給他溫暖的女子伊麗莎白,並愛上了她,但她最終離開了他。他遇到了戰爭,他所在的船被納入海軍使用,而他是這個船上惟一活下來的人。在邁克船長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他似乎將以前父親對他的壓迫、他所遭受的所有不公都看淡了。
在本傑明26歲的時候,他回到了養老院--他的家。他又遇到了黛西。但是他拒絕了她。
他父親來找他,告訴了本傑明他是他的父親並且是他拋棄了他的真相。他知道自己很快要走了,他想讓本傑明繼承他的家業。在他父親去世以後,他也這樣做了。
後來,他來到紐約想給黛西一個驚喜,並告訴她他父親走了的事,但黛西只是陪著她的舞團朋友,他也以為她已經有了男朋友。
一次意外,黛西出了車禍,她的腿撞斷了,導致她再也無法實現她的舞蹈夢想。本傑明來醫院看她,可她只是趕本傑明走,因為她不想讓他看到她現在這樣。
終於有一天,黛西回到了養老院。他們終於在一起了。
後來黛西懷孕了,本傑明卻開始質疑自己能不能勝任父親這個角色,他不想讓黛西以後照顧兩個孩子——他們的孩子以及他自己,最終,他選擇了離開黛西和他們的孩子。
他離開他們之後,他還是會每年給她的女兒寫卡片。
後來,本傑明回來見過黛西一次。
而之後他們再相遇,本傑明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孩,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哪裡。
最後,本傑明在她的懷中安然離開人世。
而現實中的黛西,在說了「晚安,本傑明」之後也離開了。在窗外,有一隻候鳥。而醫院響起的了警報聲,「暴風雨要來了」,那個被雷劈過七次的人說過。
影片最後介紹了本傑明遇到的各種人。
03
影片當中,有幾個很有意思的情節。
第一個,本傑明第一個愛上的伊麗莎白,在她跟本傑明聊天時她說了自己沒能跨越英吉利海峽的遺憾。而後來,本傑明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了年老的她成功跨越了這個海峽。「一切皆有可能」,伊麗莎白說。
第二個,那個被雷劈七次還沒死的老人。
影片中雖然只說明了五次,加上影片最後出現的「有些人 會被閃電擊中」那個畫面時他在欄桿邊又被雷劈了一次,總共也只有六次,那麼最後一次在哪呢?
記得他最後一次說的暴風雨要來了嗎,而影片最後醫院中的黛西所在的城市也的確來了暴風雨。如果說老人是在這次暴風雨中被劈是不可能的,他比黛西和本傑明年紀大那麼多,應該早離開人世了。最後一次劈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他在某一天的暴風雨中被雷劈,一種是他的第七次被雷劈是他將自己最終的死亡算了進去,我更偏向於第二種說法。
我覺得這個老人想說的就是,對於他而言,活著,就已經是極其幸運的了。
第三個,那個倒著走的鍾。
最開始,我並沒有理解影片中讓黛西敘述那個盲人鍾表工程師的事跡的用意。這個鍾表師製作倒著走的鍾是希望自己在戰爭中死去的兒子能夠回來。那麼,這個情節的設定是為了反戰?雖然電影中很多次出現了戰爭,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最主要的用意。但是,倒著走,難道不是跟本傑明的人生相契合嗎?鍾倒著走,就跟本傑明是從老變為小一樣,因此這個貫穿電影始終的鍾實際是為了與本傑明這個人相融合。
最後一個,那個出現過很多次的蜂鳥。一次是在海上時本傑明說從來沒看到過他,一次是邁克船長在船上談論蜂鳥,他說「蜂鳥絕不是一般的鳥,它的心跳達到每分鍾1200下,每秒翅膀扇動80下。如果讓它不再扇動翅膀,不到10秒它就會死掉。這可不是一個尋常的鳥,簡直就是個奇跡。」「知道數字8有什麼含義嗎(蜂鳥翅膀扇動的軌跡就是8)?無窮!」
最後一次的蜂鳥出現在了黛西病房的窗外,蜂鳥極力拍打著窗戶。其實,正如船長所說,蜂鳥代表著無窮、永恆,還記得之前黛西和本傑明一直在討論什麼是永恆的嗎,蜂鳥在影片最後仍然出現,我覺得它代表的就是黛西和本傑明間的愛是永恆的。
「晚安,本傑明。」
「晚安,黛西。」
——《本傑明巴頓奇事》
C. 本傑明巴頓奇事台詞
導語: 《返老還童》電影講述了本傑明·巴頓這個怪人,他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後越活越年輕倒著成長的奇怪生命軌跡。我搜集了關於影片中這個怪人的經典台詞,歡迎閱讀!
本傑明巴頓奇事台詞
1、You never know what's coming for you.
你永遠都猜不到、以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2、——What if I told you that I wasn't getting older,but I was getting younger than everybody else?
——要是我告訴你我沒有變老、而是變得更年輕了呢?
——Well,I'd feel sorry for you,to have to see everybody you love die before you do.It's an awful responsibility.
——那真不幸。你必須看著你愛的人先你而去、真是可怕的責任。
(OS:I'd never thought about life or death that way before.
我以前從沒想過生死。)
——Benjamin、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
——本傑明、我們命中註定要失去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多重要?
3、It's a funny thing about coming home. Looks the same, smells the same, feels the same. You'll realize what's changed is you.
回家是一件令我感到新奇的事情、周遭一切看起來依舊、聞起來依舊、感覺起來也依舊。你才意識到、其實真正發生改變的、是你自己。
4、Our lives are defined by opportunities.Even the ones we miss.
我們的生命、因為各種各樣的機遇而變得有意義,甚至那些我們錯過的。
5、You can be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You can swear and curse the Fates.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you have to let go.
不順心的時候、你可以像瘋狗那樣發狂、你可以破口大罵、詛咒命運;但到頭來、還是得放手。
6、Life wasn't all that complicated.If you want, you might say I was looking for something.
生活並沒有那麼復雜、要是你喜歡、大可以說我是在探索生命。
7、Sometimes we're on a collision course and we just don't know it.Whether it's by accident or by design,there's not a thing we can do about it.
有時候、我們的人生軌道、會與別人的交錯、只是不自知罷了。無論是意外、還是天意、我們都無力改變。
8、And if only one thing had happened differently,
if that shoelace hadn't broken,
or that delivery truck had moved moments earlier,
or that package had been wrapped and ready , because the girl hadn't broken up with her boyfriend,
or that man had set his alarm and got up five minutes earlier,
or that taxi driver hadn't stopped for a cup of coffee,
or that woman had remembered her coat and had gotten into an earlier cab,
Daisy and her friend would have crossed the street.
And the taxi would have driven by.
But life being what it is,
a series of intersecting lives and incidents,
out of anyone's control,
that taxi did not go by,
and that driver was momentarily distracted.
And that taxi hit Daisy.
But,life being what it is,a series of interesting lives and incidents,out of anyone's control.
如果只有那麼一件事情沒有按原樣發生的話
如果那個朋友鞋帶沒有松
如果那輛貨車提前幾分鍾開走
如果那個服務員沒和她的男朋友分手、商品被提前包好
如果那個男人的鬧鍾提前上了五分鍾
如果那個司機沒有停下來去喝杯咖啡
如果那個巴黎女人沒有忘了拿大衣、而坐上早一班的計程車
那麼黛西和她的'朋友穿過馬路時、計程車也只會和他們擦肩而過……
但是、生活沒有如果、只有一連串互相交錯的意外,無人能夠控制。
9、For what it's worth,it's never to late,or in my case,too early,to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
There is no time limit,start whenever you want.
You can change or stay the same.
There are no rules to this thing.
We can make the best or the worst of it.
I hope you make the best of it.
And I hope you see things that startle you.
I hope you feel things you never felt before.
I hope you meet people with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If you find that you'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ht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對於我來說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本不應有所束縛、我們可以辦好這件事、卻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我希望你有時能駐足於這個令你感到驚嘆的世界、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覺、我希望你能見到其他與你觀點不同的人們、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值得自豪的一生、如果和你想像的生活不一樣、我希望你能有勇氣、重新啟程。
10、
—— Momma? Momma? Some days, I feel different than the day before.
——媽媽、有時候、我感覺一切和前一天不大一樣。
—— Everyone feels different about themselves one way or another, but we all goin' the same way.
——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對自己有不同的認識、但是我們最後都會往同一個地方、只是走的路不同罷了。你也有屬於你的路、Benjamin。
11、Some people are born to sit by a river.
Some get struck by lightning.
Some have an ear for music.
Some are artists.
Some swim.
Some know buttons.
Some know Shakespeare.
Some are mothers.
And some people... dance.
有些人 就在河邊出生;
有些人 被閃電擊中過;
有些人 對音樂有著非凡的天賦;
有些人 是藝術家;
有些人 游泳;
有些人 懂得紐扣;
有些人 知道莎士比亞 而有些人 是母親;
也有些人 能夠跳舞
12、
——What are you thinking?
——你在想什麼?
——Well,I was thinking how nothing lasts. And what a shame that is.
——我在想、為什麼世上沒有永恆呢?多可惜。
——Somethings last.
——有些事情、是永恆的。
——Good night,Daisy.
——晚安、黛西。
——Good night,Benjamin.
——晚安、本傑明。
劇情簡介
1919年,全世界的人民剛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中走出之時,卻在美國的巴爾的摩發生了一件怪事。一個叫本傑明·巴頓(布拉德·皮特飾)的奇異嬰兒在降生之後,母親難產而死,自己被親生父親遺棄在街邊。因為,這個前所未有的怪胎竟然一出生就是一個古昔老人的模樣。幸運的是,一位好心的黑人婦女收養了巴頓這個怪異的嬰兒。並在隨後的歲月里,帶他一起生活教育他成長,盡管本傑明·巴頓老弱的身體和看似即將先於繼母辭世的長相常常讓他在“同齡”的同學們當中成為被嘲笑的話柄。但老繼母的不離不棄,時刻給予著他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終於,本傑明迎來了自己在人世上生存的第11個年頭,此時的他看起來也似乎健康年輕一些,但依舊老態龍鍾。但巴頓在學校里遇到了徹底改變他一生的第二個女人——當時還僅僅6歲的小姑娘黛茜(凱特·布蘭切特飾)她的可愛和純真徹底征服了“老男人”巴頓的心。而巴頓同樣真誠、清澈的心也感動了小黛茜,兩人之間的愛慕之心開始萌芽。
十幾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更加猛烈地燃燒著整個世界。動亂局勢中,本傑明·巴頓和許多美國人一樣,乘坐船從美國來到英國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這期間他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物,遇到了英國貿易公使夫人伊麗莎白·阿伯特(蒂爾達·斯溫頓飾),品嘗到第一段人生愛情;參加了真正的戰爭,見識了戰爭的慘烈,目睹到了真正人生的悲劇,也體驗到人性最偉大的光輝。
二戰結束後,本傑明重返美國。此時的他已然擺脫了兒時老態的模樣,漸漸成長為帥氣且魅力十足的中年人。並且命中註定般地在紐約與兒時的夢中情人黛茜重逢。而此時黛茜也出落成一位風姿可人、事業成功的漂亮舞者了。兩人經過成熟的交往之後,終於在年齡和外表都完全匹配的情況下一同度過了幸福美好的幾年時光。但是,隨著時間的繼續,本傑明繼續年輕,英俊。就在所有人都苦於歲月帶給他們的衰老之時,本傑明·巴頓卻猶如返老還童一般逆行而上。就像這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洗禮過的世界一樣,愈發地顯現出青春活力。與此同時,巴頓與愛人們的關系也遭遇了種種難以逾越的障礙。
D. 本傑明·巴頓事電影是講什麼內容
電影以敘述日記的方式回憶描寫主人公"本傑明"一生的重要經歷!
主人公本傑明一出世就是衰老得快要死去的身體,慢慢隨著他的成長,居然奇跡般健康活了下來並且擁有越來越年輕的身體特徵.
本傑明從成長到他衰老最後死去的整個人生經歷,一幅幅喜怒哀樂的生活畫面,一張張永遠難忘的面孔,還有那幾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歷.
開頭本傑明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個不懂世事的嬰兒,到最後年邁到死去,仍然又回到了那個不懂世事的嬰兒狀態.不同的只是,他已經經歷完自己的人生!
望採納~
E. 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告訴我的事
本傑明·巴頓是一個外表倒著長的人,在他出生時,外表完全是一個小老頭,他的親生母親難產死亡,父親把他當成怪物,把他遺棄在養老院門前。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位真正愛他的養母,一個不以他的外表去評判他的母親。
感受一下母子兩日常的對話:
媽媽:「每個人對自己電影《本傑明·巴的感受都不一樣,但我們的終點是一樣的,只是走的路不同罷了,你有你自己的道路本傑明。」
本傑明:「媽媽,我還能活多久?」
媽媽:「只要感謝上蒼賜予你的就行了明白嗎。」
……
小戴西邀請本傑明到床底下玩蠟燭,被戴西奶奶發現並指責的本傑明非常難過(因為兒童時的本傑明外表是個老年人,戴西奶奶以為本傑明想占她外孫女便宜),她的媽媽是這樣安慰他的:
媽媽:你跟別的小孩不一樣,有著大人外表,卻還是個孩子。孩子,別人是不會明白你的不一樣的。
本傑明:我怎麼了,媽媽?
媽媽:(先給本傑明一個擁抱)上帝也沒說,孩子。
這是一個真正愛孩子的媽媽,是一個智慧豁達的女人,可以說本傑明的人生是這個女人成就的,有她才有後來溫暖善良的本傑明。
這部電影告訴我的道理有以下幾點:
1、人終究是孤單的。
歐緹先生對當時還是個兒童的本傑明說過一句話: 無論什麼膚色什麼體型,人都是孤獨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獨,而是懼怕孤獨。 就算你夜夜與知心愛人相擁而眠,你還是孤獨的個體,你的情緒你的內心感受終究還是要自己去面對去解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那些一談戀愛就把什麼都寄託在男人身上的女人,容易game over。每個人的人生路終究是需要自己去面對的,別人無法替代你去完成,在心靈的孤獨里成長,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2、生活得繼續,怨恨最好還是放下。
邁克船長的父親是典型的打壓孩子的父親,當年幼的邁克告訴他父親他想要當藝術家時,他父親的反應是冷笑,並且嘲諷他說:「你也想當藝術家?你就是干拖船的命,和我一樣!」 父親的不認可,成了邁克船長一生無法開解的心結,但臨到死的時候,他才終於明白,無論如何怨恨還是應該放下,因為 怨恨是一顆毒瘤,它會越長越大,拖累你前行的腳步,它會產生毒素,腐蝕你的心靈 。邁克船長臨死前對本傑明說的話後來成了本傑明處理和他親生父親關系的指南針,這句話是這么說的:「 不順心的時候,你可以像瘋狗那樣發狂;你可以破口大罵詛咒命運,但到頭來,還是得放手 。」
3、接納最真實的自己。
本傑明是不幸的,一出生就被拋棄,本傑明又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他的養母,這是一個真正發自內心愛孩子的媽媽。她對本傑明的愛體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里,正是她的無條件的接納與愛,使得本傑明雖然長相古怪,一生卻過得坦然,能夠平靜地接受真實的自己。 人唯有接納了最真實的自己,才能真正生出自信來。
4、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沒辦法有結果,好的愛情是你我都剛好准備好了。
本傑明出海回到家剛好遇到年幼時就喜歡的戴西,這時的戴西非常美麗,二十幾歲的她是一個芭蕾舞演員,但這時的戴西還太年輕,她處於青春迷茫期心浮氣燥,她的事業剛剛上升,她還處於一個紙醉金迷的世界,這時的她是心智不成熟的。所以當她急切地不斷地述說,告訴本傑明她的性經驗豐富、她們團里女同很多、有一個女孩表示想要跟她好,並直接表示想要跟本傑明開房時,把本傑明嚇退了(本傑明拒絕戴西當然不是因為戴西的過往性史,西方國家不存在可笑的處女情結。而是男女的曖昧關系是要把握好一個度的,女人不能露骨地主動,這會破壞情趣。也許還在於本傑明看不到當時的戴西對性的敬畏心,性是可以享受沒錯,但性糜亂的人一定是迷茫空虛的),而本傑明的退縮也傷了她的自尊心,從而造成了後來戴西兩次的近乎報復地對本傑明的傷害。
從車禍中復原的戴西,經過年輕時的浮躁迷茫,經過時間的歷練沉澱,經過車禍的痛苦煎熬,這時的她沉靜下來了,心智也趨於成熟,這時候她跟本傑明的相守才能開出幸福的花。
好的愛情是需要機緣的,但更需要把握機緣的能力。在你還不夠成熟的時候,即使遇到對的人,缺乏把握的能力,終究會錯過。想要在感情路上走順,自身修煉提升很重要。當你的心智足夠成熟的時候,遇到那個心智也足夠成熟的他,這時候你們的愛情才能收獲幸福。
5、勇往直前,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本傑明在當船員期間,遇到已婚的伊麗莎白並與她有了一段短暫的愛情,伊麗莎白是一名游泳健將,19歲時就立志要成為第一個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人,當時她失敗了,這個失敗成了她心裡的很大遺憾,但最終她在68歲高齡時實現了這一夙願,伊麗莎白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告訴本傑明要相信自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這也成了本傑明的人生觀,從他給女兒的明信片寄語中可以看出來,是這樣寫的:
「 只要是有意義的事,再晚去做都是有意義的。 做你想做的人,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願意,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 你能從現在開始改變,也可以一成不變,這件事,沒有規矩可言。 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團糟,但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見識到令你驚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體驗未曾體驗過的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見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如果發現自己還沒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氣重頭再來」
當我面臨重大決擇時,我會從一生的角度去考量:人生就這么短短幾十年,最重要的是什麼?這么短暫的一生,要如何過才是有價值的?
遵從內心,是人生中重要決定的依據。如此,才不枉此生。
F. 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影片介紹
1919年,全世界的人民剛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中走出之時,卻在美
《返老還童》電影劇照
圖冊 7張
國的巴爾的摩發生了一件怪事。一個叫本傑明·巴頓(布拉德·皮特飾)的奇異嬰兒在降生之後被親生父母遺棄在街邊。因為,這個前所未有的怪胎竟然一出生就是一個古昔老人的模樣。幸運的是,一位好心的黑人婦女收養了巴頓這個怪異的嬰兒。並在隨後的歲月里,帶他一起生活教育他成長,盡管本傑明·巴頓老弱的身體和看似即將先於繼母辭世的長相常常讓他在「同齡」的同學們當中成為被嘲笑的話柄。但老繼母的不離不棄,時刻給予著他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終於,本傑明迎來了自己在人世上生存的第11個年頭,此時的他看起來也似乎健康年輕一些,但依舊老態龍鍾。但巴頓在學校里遇到了徹底改變他一生的第二個女人——當時還僅僅6歲的小姑娘黛茜(凱特·布蘭切特飾)她的可愛和純真徹底征服了「老男人」巴頓的心。而巴頓同樣真誠、清澈的心也感動了小黛茜,兩人之間的愛慕之心開始萌芽。
十幾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更加猛烈地燃燒著整個世界。動亂局勢中,本傑明·巴頓和許多美國人一樣,乘坐船從美國來到英國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這期間他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物,遇到了英國貿易公使夫人伊麗莎白·阿伯特(蒂爾達·斯溫頓飾),品嘗到第一段人生愛情;參加了真正的戰爭,見識了戰爭的慘烈,目睹到了真正人生的悲劇,也體驗到人性最偉大的光輝。
二戰結束後,本傑明重返美國。此時的他已然擺脫了兒時老態的模樣,漸漸成長為帥氣且魅力十足的中年人。並且命中註定般地在紐約與兒時的夢中情人黛茜重逢。而此時黛茜也出落成一位風姿可人、事業成功的漂亮舞者了。兩人經過成熟的交往之後,終於在年齡和外表都完全匹配的情況下一同度過了幸福美好的幾年時光。但是,隨著時間的繼續,本傑明繼續年輕,英俊。就在所有人都苦於歲月帶給他們的衰老之時,本傑明·巴頓卻猶如返老還童一般逆行而上。就像這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洗禮過的世界一樣,愈發地顯現出青春活力。與此同時,巴頓與愛人們的關系也遭遇了種種難以逾越的障礙。
G. 《本傑明巴頓奇事》裡面的老頭一生被雷劈中7次貫穿全片有什麼意味
這個被雷劈了7次的老人只有本傑明能看見。每一次老人的出現,都給本傑明帶來一次重大的認知轉變,每次都是劇情走向的轉折點。
最後一次雷劈畫面,老人沒有出現。是第158:21,來自於本傑明的旁白,應該是在日記里寫著。這時候,劇情里本傑明已經死去,這一段,是本傑明奇幻一生的總結。這個雷劈畫面中,男子靠著農場欄桿,微笑看著鏡頭,然後橫遭雷劈。

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倒退人生的故事。電影的主人公本傑明巴頓出生時是老人,卻越活越年輕,最後以嬰兒的形態離開人世。這種逆於常人的人生,看似荒誕的想像背後,有其想表達的深意。
電影改編自菲茨傑拉德的短篇小說《本傑明巴頓奇事》。2008年,導演大衛芬奇將《本傑明巴頓奇事》搬上銀幕,使得這部小說原著躋身當代經典行列之中。
菲茨傑拉德是20世紀美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小說家,他被西方文學評論界譽為「爵士時代」代言人,其代表作是我們熟知的世界名著《了不起的蓋茨比》。《本傑明巴頓奇事》是菲茨傑拉德一百六十部短篇小說之中最富有奇幻特色的代表作,故事貫穿主人公本傑明與眾不同的一生:從出生時的耄耋老朽,到嬰兒般無知無覺的腦死亡。
一部好的改編電影不應該是簡單復刻小說,而是編劇、導演在深思熟慮之後對小說進行恰當的增刪或變形,使得小說與電影之間呈骨與肉、形與神的展現關系。曾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13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卓越的改編。
H. 給我詳細說說這部電影《本傑明 巴頓奇事》
——《本傑明巴頓奇事》
1919年,一戰結束,在戰爭中痛失愛子的盲人鍾表匠為中央車站製作了一塊指針反轉的大鍾。他希望能讓時光倒流,讓所有在戰爭中失去生命的親人能回到家人身邊。此時,做紐扣的巴頓家的妻子難產生下了一個雞皮鶴發、衰老到就要死去的怪嬰。母親在臨死前托父親好好待他,但悲痛的父親還是將他遺棄扔到老人院,被在老人院上班的黑人婦女桑尼好心收養。
1925年,這個未老先衰的孩子六歲,跟80歲的老人一樣虛弱,渾身老年病,戴著老花眼鏡,坐在輪椅上滿懷羨慕的看著院子外面的孩子們玩耍。桑尼給他取名本傑明,和老人院那些等待死去的老人一起,沒人會懷疑他不是他們中的一員。
1930年,本傑明十一歲,樣子像個70歲的老人,依靠拐杖行走。遇到了六歲的小女孩黛西,她有一雙清澈透明的藍色眸子。在她的眼裡,本傑明與她以前遇到的其他人都不同,爺爺般的外表下藏著顆孩子的心,他們成了好朋友,一起鑽到床底下交換秘密,或者聽黛西奶奶給他們講老袋鼠的故事,直到他們分開。
1935年,本傑明十六歲,只是他那醒目的禿頭和一臉的褶子再加上那副塑料材質的老花眼鏡怎麼也無法將他和年輕人的樣子聯系起來。他結識了很多特別的朋友,永遠說不完的奇遇冒險經歷的黑人朋友,教他彈鋼琴的新來的老奶奶,或是在碼頭認識的以紋身藝術家自居的拖船船長邁克。甚至是自己的生父,那個請他喝酒的好心陌生人。在老人院里,死亡是這里的常客,人們來到這里,又安靜離去,你可以感覺到有人離開了,那是房子里總是寂靜無聲,這是個值得在此成長的美好的地方。在這個地方,人們拋開了所有生命中的矛盾,而去討論當天的天氣,洗澡水的溫度,一天行將結束的陽光。對於一個去世了的人的房間,另外一個人便會很快重新的填補上來。本傑明常常這樣覺得,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對自己有不同的認識,但是我們最後都會去住同一個地方,只是走的路的不同罷了。
1932年,十七歲的本傑明告別父母,也作別了黛西,他要做一個水手,隨船長邁克去世界各地漂泊。臨走時,他忘不掉黛西眼淚汪汪對他告別的場景,本傑明,記得給我寫信,無論你在哪裡……
1941年,常年的海上生活和風浪讓本傑明變得結實而健壯,他已經是一個年輕而強壯的男人了,除了那頭銀發與一些皺紋的臉。他沒有忘記黛西,也沒忘記與她的約定。墨爾本,倫敦,阿拉斯加,蘇聯……每到一個地方都都會寄給遠在一方的黛西明信片或者書信,告訴他一路的見聞,或者這里的冬天有多麼漫長和寒冷,或者對她說他喜歡上了一個大他十幾歲的女人,他們每天午夜的時候都會在旅館的廚房裡相會,品茶,講述各自的故事,或者是看老鼠在遠處跑跑停停,聽暖氣爐發出絲絲的響聲,這樣安靜的場景,讓人感到溫暖,你知道你所愛的人此刻在熟睡之中,而沒有什麼可以傷害到他們。
1942年,二戰的硝煙終於蔓延到了這里,勇敢的船長帶領著他們加入了戰場,為後方運送物資,知道偶遇敵艦,英勇的攻擊也逃脫不了死亡的宿命,但本傑明躲過一劫,他來不及悲傷,在他的生命里,他以看過了太多的生死。
1945年,本傑明二十六歲,戰爭結束,他回到了家鄉,養父已經去世,母親也漸漸老去。他還遇到了回家的黛西,如今的她已經是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演出在世界各地。優雅、高貴、美麗,但也頹靡。小時候的時光已然不在,眼前這個像50多歲老年人的玩伴一直都是她心中的溫暖。只是在她那浮華奢靡的圈子裡,有太多的無奈和誘惑,她不能為他停留,她要追尋她的夢。他們整夜都在廣場散步,講述分別這十多年來的彼此。在無人的廣場的花壇上,黛西脫掉了靴子,翩翩起舞,是他這一輩子見過的最美的風景。黛西俯下身,眼神迷離,明天我又要離開,今晚我是你的。本傑明搖搖頭,雖然我很想要你,但不是現在,不是今晚。黛西咯咯地笑了,我與比你老得多的人都上過床,笑聲中充滿了苦澀。她又何嘗不知道本傑明的心意呢?
1947年,他去巴黎看她的演出,在舞台上的她更為美麗。演出結束後,在酒館里看黛西與身邊的男人共舞接吻,他是我一起跳舞的朋友。本傑明轉身離開。
如果不是那場本不應該發生但卻發生了的車禍,黛西仍然活躍在舞台上。巴黎某醫院,黛西的腳五處骨折,永遠不可能再在舞台上飛舞,臉上的擦傷讓她備顯憔悴,上帝為什麼要這樣去作弄一個驕傲和美麗的女人呢?黛西看著眼前這個愈發年輕帥氣的男人,不由得痛苦的閉緊了眼睛。你走吧,我只想遠離我的生活。等黛西轉過身來,椅子上已沒有他的身影。她哭了,我只是不願意讓你看到我現在的這個樣子。但本傑明也不是真的離開,他在巴黎逗留了很久,暗暗地關注著黛西的情況,直到她好了才獨自回家。
1959年,本傑明41歲,黛西終於回來了。兩人深情相擁,她不能跳舞,也看多了這表面繁華下面的腐朽,她也不想再去漂泊。本傑明的生父在臨死前和他相認,送走了老人,他和黛西度過了他們這一生之中最美的時光。開著遊艇在大海上浪漫,看漫天的紅霞染紅海面。或是相互依偎在沙灘上,細細地看對方的模樣。他們甚至買了一棟屬於他們兩人的房子,在屋子裡放在地上的那張床墊上,兩人糾纏纏綿,像是要把以前那些錯過的日子都要找回來。
幾年後,養母奎妮去世,生母只是牆上那張舊照片,而奎妮給了本傑明第二次的生命。她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看著葬禮上有那麼多素不相識的人為她的離去傷心哭泣,他知道她並未真的離開。當你不是在變老,而是越來越年輕,就必定要經歷所有你愛的都比你先死去。我們註定要失去我們所愛的人,不然又如何知道他們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呢?這也許就是失去的意義吧?本傑明告訴自己。
1967年,黛西43歲,而本傑明的樣子比她還要年輕。你居然沒有皺紋,我已不再美麗。黛西的手指劃過他的皮膚,滿臉的羨慕。當我的皮膚變得又老又鬆弛時,你還會愛我嗎?本傑明愛憐地看著她,反問到,當我滿臉粉刺時,你還愛我嗎?當我尿床時,害怕樓上有什麼東西時你還會愛我嗎?時間與他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時間的河流在他的身上逆流。太年輕的時候他們不能在一起,太老的時候他們也不能在一起。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他們適合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幸福地享受著生活和彼此的愛。
第二年,本傑明和黛西有了他們唯一的一個孩子,卡洛琳。她很漂亮,跟她的媽媽一樣迷人。看著在襁褓中熟睡的卡洛琳,本傑明作出了離開他們的決定。他變賣了父親留給他的遺產,作為今後她們母女倆的生活費。騎著摩托車,後備箱著帶著簡單的行李。黛西只能默默地看著在黎明前離去的他的身影,他說的對,我不能留下,不能讓你同時撫養兩個孩子。這是他們的宿命。
1970年,你已經兩歲了,我真希望能親吻你跟你道聲晚安。
1973年,我希望我能在你第一天上學時送你去學校。
1974年,我希望我能在那兒教你彈鋼琴。
1981年,你13歲,我希望我能告訴你不要去追某些男孩子。
我希望能在你傷心時給你一個肩膀。
我希望能成為你的父親,我所做過的任何事情都沒法替代它。
一件事無論太晚... 或者對於我來說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本不應有所束縛。我們可以辦好這件事卻也可以把它搞砸,但希望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我希望你有時能駐足於這個令你感到驚嘆的世界,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覺。
我希望你能見到其他與你觀點不同的人們。
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值得自豪的一生。
如果和你想像的生活不一樣,我希望你能有勇氣重新啟程。
……
本傑明深深地愛著黛西和他們的女兒,他在世界各個地方駐足流浪,嘗試著不同的工作和生活。在擁擠的火車里,在空曠的原野上,在清晨恆河的波浪里……他把對她的愛意都寫成上面那樣的明信片里,來化解他內心的憂傷和孤獨。
1987年,他回到了黛西的舞蹈教室,愛人慢慢衰老,女兒慢慢長大,還有陪在她身邊的那個憨厚老實的丈夫。而本傑明現在只是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的樣子,黛西凝視著他那英俊而熟悉的臉龐,淚水悄然滑落。
1993年,丈夫去世,69歲的黛西在pol.ice局裡再次見到了本傑明,那個臉上長著粉刺的小男孩坐在鋼琴旁,目光茫然地重復按著幾個音符。pol.ice說,他已經與痴呆的症狀,記不得以前所有的事情,也害怕與人接觸,只是在他唯一的背包里發現了有你的名字。
你認識我嗎?我是黛西。
你好,我是本傑明,我記不得為什麼我會在這里,但我感覺我好像有過漫長的一生。他低聲地說,黛西聞言後忍不住扭過頭,任眼淚肆意奔流。這一年,黛西將本傑明帶回了家,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著他。
2003年,本傑明85歲,躺在80歲的黛西的溫暖的懷中,他用嬰兒的目光注視著黛西那蒼老的容顏,黛西覺得在這一刻本傑明是認出了她,也記住了這張曾經嬌艷的容顏,然後閉上了眼睛,好像嬰兒進入了熟睡,不,在本傑明死去的時候,他的樣子就是一個嬰兒。
I. 如何評價《本傑明巴頓奇事》這部電影
如果對《本傑明·巴頓奇事》的片名感到陌生,那麼它的另一個名字《返老還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返老還童》形象而具體的點名了本片的主旨,也將大衛·芬奇「矛盾」的風格——浪漫與黑暗,有機的融為一體。
小時候和小夥伴討論過很多奇思妙想,其中之一就是,如果能從「死」活到「生」,那將是多麼美妙的體驗。這個想法在大衛·芬奇的《本傑明·巴頓奇事》中實現了。
但在成年的我看來,《本傑明·巴頓奇事》堪比血色的浪漫——殘酷的逆生長,生生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可別信什麼「大衛·芬奇終於放下黑暗電影的屠刀」的鬼話,也由衷的謝天謝地,返老還童這種事不過是電影里的一場噩夢。

J. 《本傑明.巴頓奇事》想表達什麼
一個生下來就是80歲模樣的怪胎,一首長達一個世紀的個人史詩,一段跨越時間的愛情,在時間的長河中逆水行舟的本傑明·巴頓將帶觀眾從相反層面體會生的歡樂與死的痛苦。拋開這一切,看一個面目猙獰的老嬰兒將如何長成性感迷人的皮特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
本傑明·巴頓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變得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他在降生之後被親生父母遺棄在街邊,由一位好心的黑人婦女收養並帶他一起生活教育他成長。二戰期間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物,目睹到了真正人生的悲劇,也體驗到人性最偉大的光輝。

(10)本傑明巴頓老電影解說擴展閱讀
《本傑明·巴頓奇事》是由美國華納兄弟、派拉蒙影業聯合出品的159分鍾奇幻愛情影片。該片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塔拉吉·P·漢森等主演,於2008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本傑明的母親因為難產死亡,本傑明一出生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稀疏的白發和滿臉的褶皺,猶如一個80歲的小老頭,父親在他出生的當天就把他遺棄在了老人院的門口,好心的老人院黑人阿姨收留了他,並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細心照顧。
本傑明有著跟常人相反的生物鍾,別人越活越老,而他卻越活越年輕。某一天,小老頭本傑明在老人院遇見了來探望祖母的6歲小女孩黛西,便被她深深吸引。之後的歲月里,本傑明出海工作,黛西也漸漸長成一位亭亭玉立的芭蕾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