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國產良家婦女劇情差不多的一部老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生死對抗
B. 原廣電部電影局局長滕進賢逝世,他曾執導過哪些影視作品
滕進賢曾執導過《內當家》《神聖的使命》《姑娘的心願》《海盜的女兒》等影視作品。滕進賢曾經是廣電部電影局局長,是一位受人愛戴的電影界老前輩。
1、滕進賢生前曾當過峨眉廠的廠長,廣電部電影局局長。

滕進賢曾經主演過話劇《枯木逢春》《霓虹燈下的哨兵》等,他在電影《內當家》中扮演張縣長,在《神聖的使命》中扮演徐潤成,在《姑娘的心願》中扮演眼科主任。滕進賢的一生是勤奮的,他給後輩留下了很多,他著有《電影創新的思考》等文。滕進賢是勤勤懇懇拍戲的導演,他是無愧於心的人,他一生都在為電影事業鞠躬盡瘁,值得我們敬仰,願老導演一路走好。
C. 有一部老電影:地主用水煙袋把一個丫環的頭打破了,到老還留了一個疤,是什麼
電影:內當家 1982
導演:滕進賢
主演:王玉梅 高保成 王秋穎 牟衛紅 趙守凱
秋蘭12歲時就失去了父母,孤苦伶仃。在一個風雪之夜,她飢寒交迫地暈倒在雪地上,被長工鎖成救活。鎖成央求東家收留秋蘭做個丫頭,並像親哥哥一樣照顧秋蘭。秋蘭長大後,同患難與共的鎖成產生了感情,她渴望建立一個美滿家庭,要鎖成娶她。這件事,被地主劉金貴發覺後,便與人販子勾結,欲賣掉秋蘭。秋蘭急中生智,謊稱自己已和鎖成同居,致使這筆買賣未能成交。惡霸劉金貴氣急敗壞地拿起水煙袋狠狠砸在秋蘭頭上,至今秋蘭頭上還留有傷疤。
D. 王璐瑤的演藝經歷
1991年因主演電視劇《雪山飛狐》中的苗若蘭而成名,引起轟動,被台灣傳媒譽為「清純玉女偶像」,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1998年6月,已經主演電視劇33部、電影8部。 其中,《塵緣夢醒》、《鳳陽人士》、《亂世三美人》、《死刑與婚禮》、《中方雇員》、《帝國軍妓》《漂亮女人日記》、《心網》等中國內地引起好評並有多部獲獎。《周璇》、《俄羅斯姑娘在哈爾濱》等海外播映,反映強烈。《梁紅玉》將面向海內外發行。 主演的四集電視連續劇《帝國軍妓》,深刻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猙獰的面目以及侵略本性,為韓國被騙的慰安婦向世人申訴,起到了宣傳作用。為韓國民族贊賞,前韓國總理李壽成訪華時,特別會見了王璐瑤。
1998年12月19日,在泰國曼谷國賓大酒店「沙娜泰」泰國民族大廳舉辦的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的開幕式上,演奏了王璐瑤創作的歌曲《巍巍中華》,受到了來自各國(地區)與會代表的贊賞,並被定為國際華人藝術家大型活動的會歌。這首歌被大會評為國際榮譽金獎,獲得了金牌和證書,開創了王璐瑤榮獲國際獎項的先例。
至此,王璐瑤已經出版了個人歌唱盒帶六集,MTV多部,1998年、1999年春節晚會均被邀請參加演唱,並在相聚2000 世紀演唱會《同一首歌》(中央電視台)中,獨唱了「四季歌」。
1999年3月,中國郵政明信片《中國當代影星系列》,王璐瑤成了明信片的首選人物,開了明星明信片的先河。由中國作家協會出版社出版,西馬撰寫的《魔力與魅力——東方美女王璐瑤》,成了暢銷書。
新世紀開始,王璐瑤先後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的《相聚一堂》、《精彩十分》、《超級訪問》、《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欄目以及國內各地衛視擔任嘉賓和主持人。為聲援北京申辦奧運老拳王霍利菲爾德、新拳王魯伊茲一行聯歡、作歌。
除了致力於文藝事業,還興辦了北京東三環十八里店外商投資的房地產實體「完美俱樂部」,參加了由加拿大LVC國際投資集團以及加中貿易理事會,投資的北京市城市綠化隔離帶項目引資過程,與北京市俊明展春工貿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璐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王璐瑤被湘鄂西革命老區推選為扶貧建設「愛心大使」。應澳門宋慶齡基金會的邀請,將參加澳門宋慶齡基金啟動儀式,進行募捐和書畫義賣活動。
2007年6月,王璐瑤受邀擔任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教音樂委員會委員(演唱委員組)。
好運接連不斷。有一天,珠江電影製片廠要拍攝一部電視劇,到戰士歌舞團挑演員,導演一行3人經過歌舞團練功房時,碰巧從窗口看到裡面有個小姑娘正在練功,幾個人一下子被這個美麗的姑娘吸引住了,尤其是那雙傳神、黑亮的眼睛令人難忘。「她不正是我們要找的演員嗎?」導演欣喜地對同行說。後來,導演便向歌舞團商借璐瑤拍戲。團領導很開明,很快便同意了。
誰知璐瑤第一次演戲後,她的美麗就在南方影視界傳開了。一時間前來請璐瑤拍戲的導演絡繹不絕。團里覺得這樣下去勢必影響工作,因此,每次璐瑤外出拍戲,領導就很慎重。這樣,璐瑤要外出拍片,請假成了最大的難題。璐瑤因此失去了一次機會,她難過了好一陣子。
時任科委電影局局長的陳敬賢,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當時正籌拍一部名為《內當家》的戲,局長點名讓璐瑤來演日本小女孩。試鏡時,導演想考考她的即興表演能力,對璐瑤說:「你家來信說媽媽病了……」沒想到璐瑤當即哭得淚人一般。陳局長覺得這個姑娘很有演戲潛力,就向部隊領導請求借人,但這次團里沒有批准。機會失去了。一心想在影視上有所發展的璐瑤,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邊是讓她心動的影視事業,一邊是她奮鬥了多年的舞蹈事業,怎麼辦?做個「四平八穩」的部隊舞蹈演員,還是放下「鐵飯碗」當個自由藝術工作者。幾經思量權衡,她最終決定去實現自己的演藝夢想。但部隊幾年扎實的舞蹈功底和意志的錘煉,為她日後在演藝領域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985年6月,璐瑤慎重地向單位打了轉業報告。
轉業不久,她就幸運地主演了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視劇《生活的一頁》。除了能跳舞,能演戲,璐瑤的歌也唱得很好。一天,好友將她介紹給太平洋音像公司,公司領導聽完璐瑤演唱的一首歌曲後,當即拍板請她加盟。結果,璐瑤所出的第一張專輯《愛我別走》,就一炮打響,居然賣到了100萬盒!隨後公司乘勝追擊,相繼推出了《天涯同舞鳥》、《頑皮少女》、《亂世三美人》等專輯。無心插柳柳成蔭,璐瑤成了南方炙手可熱的紅歌星。
璐瑤沒有忘記做一個演員的願望。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她涉足的影視業也成績斐然。1988年10月,璐瑤經父母的朋友介紹,接拍了根據《聊齋》改編的電視劇《鳳陽人士》,璐瑤在劇中扮演能歌善舞的「小狐女」。該片在日本獲了大獎。
同年,她主演的《亂世三美人》,也獲得了國家文化部頒發的二等獎。
1988、1989兩年,璐瑤居然接拍了十多部影片,令人嘖嘖稱嘆。要知道,在當時,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普通演員一輩子的工作紀錄。
有了豐厚的積累,璐瑤終於迎來了事業的高峰。1992年3月,她參加了電視連續劇《雪山飛狐》的拍攝。劇中男主角胡斐由台灣明星孟飛扮演,香港明星湯鎮宗演反一號。導演一眼就看中了璐瑤,讓她扮演女主角苗若蘭。苗若蘭溫婉輕柔的韻致被聰穎的璐瑤演繹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該劇在全國及港台、東南亞電視台播出後,反響強烈。一夜間,璐瑤成了南方家喻戶曉的明星。
璐瑤成功了。但她並沒有滿足,為登上藝術的巔峰,她仍然堅持不邂地努力著。那時的南北演藝界交流不多,往往一個演員在南方「火」了,但在北方或全國不一定就「火」。搞藝術要搞出名堂,環境是個極重要的因素!璐瑤把事業的新起點定在了北京。那麼,等待她的又會是什麼呢?
(二)拚命和敬業
1992年10月,天高雲淡,秋意正濃。躊躇滿志的璐瑤帶著一路的風塵,從廣州乘飛機來到北京。站在機場里,璐瑤一陣茫然,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啊,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北京的影視界能接納她嗎?
不出所料,到北京3個月,璐瑤便深感「闖」的不易。宣傳對演員的重要如同產品需要精美的包裝,這一點,璐瑤恰恰忽視了。在北京,她閉口不提自己昔日的輝煌,以至長時間沒人知道她就是《雪山飛狐》的女主角。璐瑤想的是用實力證明自己。如此,她在孤獨中焦慮地等候著。
1993年初,機會終於來了!一個朋友介紹璐瑤到北影《痴情女子》劇組試鏡。試過戲後,導演劉國權說:「你是目前看過的最好演員,我們再看看別人,你等通知吧。」璐瑤愣住了,心裡很不是滋味。要知道,在南方璐瑤可是知名演員,尤其是拍了《雪山飛狐》之後,她一直包圍在艷羨、尊敬的目光里,上街的時候,經常會圍上一群找她簽名的影迷歌迷,那可是明星待遇啊!如今,她像又回到剛進影視圈的時候,彷彿一個試鏡的演員,忐忑不安地等待導演的取捨。璐瑤是個直性子人,她想說不讓演就算了,可冷靜下來,又覺不妥,那樣會給人傲慢的感覺。後來,導演安排璐瑤演了個配角。在南方,璐瑤一直做紅花,這回,她踏踏實實地做了一片綠葉。她躲在自己租的小屋裡,捧著劇本拚命地背台詞;她找來相關錄影帶,細心揣摩,學習借鑒,對著鏡子反復演練;她上街,會痴痴地盯著別人看上半天……通過精心准備,當她一上鏡頭,所塑造的角色便呼之欲出,導演滿意,同行也另眼相看。璐瑤正是通過這個角色,讓北京及全國的觀眾記住了她。
第一次在北京的拍戲經歷,讓璐瑤深深地明白,過去的永遠過去了。她重新審視自己,決心忘掉昔日輝煌,憑借實力重新開始。她默默地在心裡發誓:為了自己鍾愛的影視事業,為了得到北京影視圈的認可,拼了!
1993年初,在《中方雇員》過程中,她高燒40度,頭暈得分不清方向,身子軟得像面條,她咬著牙挺到醫院看病,醫生開完葯,要她靜養3天。璐瑤一聽犯難了,因為那幾天恰巧安排拍她的戲,如果「臨陣脫逃」,勢必影響整個拍片進度,最關鍵的是,要無謂地浪費很多經費。她嘆了一口氣,心想,絕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影響整個劇組。可她剛一起身,一陣頭暈讓她摔在椅子上。無奈,只好打電話向導演請假,這時,導演正和劇組人員在租來的拍攝場地等著她呢。當接到璐瑤的電話,急得導演直冒汗,一大幫子人馬,耽誤一天場租費不少啊!導演卻安慰璐瑤好好休息。是啊,誰沒個三病二痛?但璐瑤分明聽出了導演的為難。1個小時後,璐瑤奇跡般地出現在大家面前。細心的導演看出,璐瑤的臉上、頭發上,都滲滿了汗珠。終於,璐瑤咬著牙把戲拍完。劇組對她這種頑強的敬業精神大為嘆服,有人當即給她起了個「猛張飛」的綽號,還有人管她叫「大俠」。漸漸地,璐瑤拍戲敢拚命就在圈裡傳開了。
幾個月後,璐瑤又得到了《死刑與婚禮》中的角色。該劇在大連拍攝。此時,另一部戲也找上了她,但須到吉林拍。90 年代初,演員演出收入並不可觀,而她們的支出卻遠比一般人高,比如著裝方面,就得買質地好、做工精的名牌時裝等,以保持良好形象。璐瑤當時來京不久,經濟並不寬裕。所以從多方考慮,這部戲她也接了。這樣一來,她就得兩頭跑。
有一天,她在大連拍戲,吉林來電話讓她趕快過去。令人煩惱的是,從大連到吉林要換幾趟車,而要到的拍攝地點卻是個偏遠的鄉村。那次,可把璐瑤折騰苦了。她下了火車趕汽車,下了汽車又追火車,甚至還坐了2小時的拖拉機,一路上,行人都用詫異的目光盯著直冒黑煙的拖拉機上的那個漂亮女人。趕到拍攝現場時,她已經三天三夜沒合眼了。她顧不得休息就上了場。戲一拍完,她找張床,倒頭便睡了一天一夜。璐瑤說,她一生中,那一次趕路的累和那一次睡覺的香都讓她刻骨銘心,永生難忘。但是更刻骨銘心的還在幾天後的驚險。
有一場戲要求她從離地面3米高的二樓跳下去,地上只墊了一層薄薄的草墊。導演並非不想保護演員,只因劇組忙得人仰馬翻,給疏忽了。後來,璐瑤站在不到20公分寬的樓檐上,導演喊「開始」時,忽然發現保護措施並不保險,就感覺一股冷氣直沖腦門,他想叫停,沒想到璐瑤卻心無雜念,縱身跳下!導演的臉都嚇白了,劇組工作人員也驚得冷汗淋漓,而璐瑤居然沒事。
不久後,她又在一部電視劇中扮演男主角「孫松」的表妹,其中有個劇情,要求璐瑤站在6樓陽台上跳樓自殺,陽台既無護欄,也無任何安全措施。這場戲雖不要求演員跳下去,卻要求演員在陽台邊緣完成十幾秒的情緒表演,一般人站上去腿肚子都會發抖,璐瑤卻二話沒話,勇敢地按導演規定的要求,成功地完成了表演。所有人都為她捏了把汗,既而掌聲四起。
(三)磨難和堅強
璐瑤拚命的聲名越傳越遠,在影視圈裡反響很大,加之她悟性好,來北京闖了不過兩年,就得到很多演主角的機會。然而,事情並非一帆風順。
1994年,北影要拍一部言情片,導演決定讓璐瑤演女主角,但有個條件,就是要她找到香港演員湯鎮宗,如果能讓湯加盟做男主角,璐瑤就能順理成章地獲得演主角的機會。這不是愚弄人嗎?但她忍了,因為她喜歡劇中的角色。於是,她耐著性子聯系了湯鎮宗,湯幾年前與璐瑤一起在《雪山飛狐》中演過對手戲,彼此結下了深厚友誼。不巧,湯手頭正在拍戲,無法成行。結果,導演最終沒讓璐瑤演主角,只給她安排了配角,還要求她在片子拍好後,去賣拷貝。璐瑤忍無可忍,覺得導演的行為有違職業道德,斷然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事情處理完了,可璐瑤心裡卻堵得慌,她越想越生氣,就告訴了父母,說著說著,眼淚漱漱地掉下來。
1995年,璐瑤參拍一部武打片。期間,導演的兒子請她拍廣告,個性爽直的她一口應承。拍之前,對方說好給辛苦費2000元,拍完後,卻只發給璐瑤600元。這不是明著騙人嗎?她找到導演的兒子論理,那人卻不屑一顧:「就這樣啦!……」璐瑤頓生悲哀。沒過多久,不愉快的事再次發生。一部新片即將開拍,璐瑤順利地通過試鏡,被製片和導演確定為主角。一周後,前期工作全部就位,直等劇組開拍。正式拍攝的前一天,璐瑤被告之因劇情需要,主角另換別人,璐瑤改演配角。璐瑤如墜十里雲霧,半天沒緩過神來。後得知換的主角是與導演關系「倍兒鐵」的女演員。弄清後,璐瑤反而平靜了,她二話沒說,毅然謝絕出演配角。後來,她為此贏得了影視界對其不屈品質的廣泛敬重。
璐瑤本是很豪氣的女孩,社會經驗少,這樣的事多了,她就非常看中找他拍戲的製片和導演的態度。誰的態度誠懇,就接誰的戲。比如:常有好幾部電影都找到她,其中可能有一部片對她最適合,但與她的聯系卻不積極,另一部片也許並不特別適合她,但約片人熱情、誠懇,璐瑤就會一口答應。因此她放棄和錯過了很多良機。比如,《公關小姐》和《宰相劉羅鍋》,她均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卻未能把握機會。
璐瑤在北京拍的戲多了,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時,在接拍電影上,她會認真冷靜地選擇,主要接一些導演優秀、劇本不錯的片子演。她懂得了,即使再優秀出色的演員,戲接多了,勢必會對角色理解不深。少而精的道理,使璐瑤學會了放棄--要拍,就要拍出精品!
1996年,璐瑤碰上了心儀已久的角色--梁紅玉。劇中有一場戲叫「金山戰擊鼓」。劇組在道具、布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為了使畫面更加真實,在梁紅玉奔向大鼓的山路上,埋了許多炸葯,導演對璐瑤一再囑咐:「你往山頂沖時,一步一個炸葯,你得看準記號,但是在畫面上,又絕對不能表現出看記號的樣子。千萬千萬別走錯了,走錯了,就炸著你自己了……」璐瑤眉毛一挑說:「沒問題!」戰鬥打響了,一身戎裝的璐瑤拔劍而去,只見她身形矯健,撥開眾敵向山頂躍去。「轟」的一聲炮響,她身邊的塵土炸開了;「轟轟」,左邊炸開,右邊炸開,璐瑤的臉由白色染成黃色;「轟轟」,後邊炸開、前面炸開,她的臉又變成綠色、紫色。她毫不退卻,踩著「炸葯」,終於沖到了山頂巨大的戰鼓旁,她抓起鼓棰奮力擂動。宋軍士氣大震,敵人倉皇逃竄。忽然,一隻火箭飛射而來,燃著了璐瑤身上的戰袍……。璐瑤忘我地沉浸在角色中,她一氣呵成,演得太精彩了。她的戲感染了劇組所有的人。拍完後,大夥像迎接英雄一樣圍了過去。此時璐瑤的臉被炸葯灰染得五顏六色,頭發被火燒卷了,她的眼睛、額頭還有半邊臉也被火灼傷了,所幸並無大礙。後來,這事傳到了廣電部領導那兒,他們聽後也大為贊賞,要求今後劇組要多用像璐瑤這樣的好演員。《梁紅玉》是璐瑤拍的所有戲中給她留的印象最深、演得最投入、拍得最好的一部。
別人吃不了的苦璐瑤能吃,別人不敢演戲璐瑤敢演。如今,她在圈裡得了個雅號--「拚命美人」。她的敬業精神,贏得了圈內外的廣泛好評,很多導演都願意與她合作,很多演員都願意與她配戲。後來,璐瑤陸續推出了《反貪風暴》、《千秋家國夢》、《留美房客》等多部戲,她終於在北京影視界紮下了深根。新世紀開始,璐瑤先後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的《相聚一堂》、《精彩十分》、《超級訪問》、《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欄目以及國內各地衛視擔任嘉賓和主持人。為聲援北京申辦奧運與老拳王霍利菲爾德、新拳王魯伊茲一行聯歡、作歌。璐瑤除了致力於文藝事業,還積極投身於經濟實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璐瑤影視藝術學院正在南京和北京兩地籌建之中,同時她還興辦了北京東三環十八里店外商投資的房地產實體「完美俱樂部」,參加了由加拿大LVC國際投資集團以及加中貿易理事會投資的北京市城市綠化隔離帶項目引資過程,2005年,她和李保田主演的古裝輕喜劇《廚子當官》率先在地方台播出,兩人再次演夫妻,璐瑤在劇中演一個孕婦,其中有許多讓觀眾捧腹的地方,她雖然拍戲不多,但嫻熟的演技仍令觀眾耳目一新……
璐瑤說,她永遠相信一句話:「遇到挫折從不輕言放棄!」或許,這就是她的成功之道吧!

E. 王小穎的工作經歷
父子同飾一角
1981年與父親、遼藝著名演員王秋穎在電影《內當家》中同飾一角之後,王小穎就開始把事業的重心放在製片和導演這些幕後工作中。
先後在海政文工團、沈陽話劇團和沈空文工團當了20多年的話劇演員,在與父親惟一一次合作後,他走進幕後,在《西遊記》、《雪野》、《袁崇煥》、《紫丁香校園》和《背叛》等300多部影視劇中出任製片和導演工作,其作品獲過多項全國大獎。
重出「江湖」
在30集電視連續劇《大唐歌妃》里,有一個在眾多角色中特別亮眼的反派人物高力士,扮演者是遼寧電視台導演、製片人、現任大連藝術學院影視學院院長的王小穎。
闊別熒屏20年後,重出「江湖」的第一部戲就演了個重量級的大反派———大太監高力士,好友唐國強勸他重新規劃人生方向:「今後你就別當製片了,多演幾部好戲,沒准就成中國影視圈的第一大反派了呢

F. 原峨影廠長、電影局原局長滕進賢今日病逝,是否娛樂界一大憾事
滕進賢的去世確實是娛樂界的一大憾事
滕進賢同志一生為我國電影繁榮發展精勤不倦,是我國電影事業的積極推動者,是人民電影藝術的優秀踐行者。他曾任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局局長、峨眉電影製片廠廠長等職,聯合和獨立執導了《神聖的使命》《姑娘的心願》《內當家》等影片,創作了《末代皇帝》《塔格萊麗賽》等電影劇本。他提出電影創作應「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為推動我國主旋律電影創作、實現電影高質量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G. 賣蟹的作者簡介
王潤滋(1946-2002)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曾任煙台文聯主席兼威海文聯主席,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王潤滋1946年出生於山東省文登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初中畢業後考入文登師范,那時的他就非常喜歡文學。他偷偷地閱讀課外文學書籍,還節衣縮食與一位同學合訂了一本《人民文學》。1966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過詩歌、報告文學。1967年,從文登師范學校畢業後數年間,他做過小學教師、縣委宣傳部幹事。
1970年,他開始從事專業文學創作,除去「文革」中的長篇小說《使命》之外,其餘二十篇左右的中短篇小說均發表在「文革」之後。以1977年公開發表的短篇小說《黨小組長》為正式創作標志,隨後相繼發表《賣蟹》、《內當家》等作品,獲得全國性的文學大獎,在當時的中國文壇中聲名鵲起,獲得很高的聲譽。他的作品內容主題具有強烈的現實社會意義,帶有鮮明的新時期文學色彩,反映出「文革」結束之後中國文學的發展趨勢和走向,堪稱是那個時代的典範之作。
同時,因為他的小說藝術上的先鋒性連續幾年引起當時中國文壇的轟動與論爭,堪稱是「新時期」文壇上的弄潮兒和藝術實驗先鋒,具有獨特的藝術特徵,因此王潤滋的小說作品雖然在數量上不是很多,但是藝術質量卻比較高,迄今為止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學史意義和價值。
王潤滋在小說、詩歌、戲劇等領域均有很深造詣:短篇小說《賣蟹》,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後被編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短篇小說《內當家》,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在全國引起極大轟動,後被改編拍攝成同名電影故事片。1983年發表的《魯班的子孫》較早地提出了「兩個文明一起抓」的問題。1988年發表的短篇小說《三個漁人》,被評論界譽為「我國魔幻現實主義的扛鼎之作。」
王潤滋在文學領域里的確功成名就。但是,他也同時開始一種新的反思,尤其在他重病期間,他一直都在思考。他實在是有點累了,他想回到大山中,去安安靜靜地養好傷口。他還寫了一首詩:
我本山路草,根自石間生。
結得幾粒籽,還落此山中。
他頑強地與疾病斗爭了8年,8年來,他的夫人戚芙蓉提前退休,回家照顧他的生活,恩愛之情,成為典範。王潤滋56歲時英年早逝,中國文壇損失了一位優秀作家。

H. 內當家娘子關是誰
是王潤滋創作的短篇小說《內當家》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李秋蘭。
小說首發於1981年《人民文學》第三期,曾獲得1981年全國短篇小說獎。
主要內容圍繞成鎖老漢家打機井、接待回國探親的老東家等事件,講述農村婦女李秋蘭以國家利益為重,拋棄個人恩怨,以主人翁的姿態,不卑不亢地接待仇人的故事,表現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自信心和寬廣的胸懷。
I. 趙福余的電影
1974年,趙福余在根據抗美援朝題材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激戰無名川》中飾演角色。
1976年,趙福余在王心剛、劉曉慶主演的電影《南海長城》和唐國強主演的《南海風雲》中擔任了角色。
1978年參演了《我們是八路軍》、《蒙根花》等影片。
1978年,在謝鐵驪導演、唐國強、李秀明主演的反映淮海戰役中普通軍人和百姓故事的軍事題材影片中飾演男二號指導員陶俊生。
1980年與里坡、李世璽等聯合主演對越自衛反擊戰題材的故事片《鐵甲008》,當時年僅十歲的許晴在片中扮演小田靜。
1980-1985年,在根據陳建功小說改編的電影《丹鳳眼》中,扮演辛小亮;
在電影《折牆記》中,扮演春輝;
在《藍鯨緊急行動》中飾演於澤亮;
在《小城軼事》飾演成子;
在《愛的選擇》中飾演魯成;
在《流淚的紅蠟燭》和倪萍聯合主演,扮演李麥收;
1982年在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犟小子》中,主演潘大凱;
1983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請把信留下》中,與現空政演員洪劍濤聯合擔當主演;
1983年在峨眉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農村題材影片《內當家》中,趙福余雖然戲份不多卻演得十分投入,頗受主演王玉梅的好評;
1985年,主演了抗戰題材電影《野菊花》。
1987年,和郭凱敏、宋春麗、肖雄、趙靜等在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作品電影《鴛鴦樓》中擔任聯合主演,飾演沙龍男主人。
1990年,主演長春電影製片廠影片《死亡內幕》。
1997年-1998年,主演了電影《白駱駝》和《無言的界碑》。《無言的界碑》取材於深圳沙頭角執勤哨兵的故事,趙福余在片中飾演一位解放軍軍官。
2003年,主演的《初三初四看月亮》、《許世友出拳》兩部電影,在央視電影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為了演好英勇而耿直的虎將許世友,趙福余苦練武術數個月,使影片中的武打動作精彩而有新意。
2007年,與宋春麗等主演以江蘇的兵媽媽庄印芳數十年擁軍的故事為原型的影片《此生此愛》。(該片與《八月一日》、《隱形的翅膀》等影片一起作為黨的十七大獻禮片)
2009年在國慶60周年獻禮片《誰主沉浮》中首次扮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

J. 辛苦啦辛苦啦,感謝你一路默默的付出[抱拳][抱拳][抱拳]下句怎麼回復
高職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大學生群體,他們和普通院校的本科生相比,理論知識明顯欠缺,成才信心不足,自律意識較差,思想無科學的源泉,行動無向上的動力。高職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是這個群體的先進代表,就總體而言,入黨積極分子的理想信念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對祖國的前途十分關心,擁護改革開放,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能夠深刻認識到個人命運與國家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他們都比較早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們有朝氣、有活力、思維活躍,富於創新精神。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這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各種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盪,高職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這一群體也不可避免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理想信念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政治理論知識和黨的基本知識缺乏,影響高職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理想信念的堅定性。一般來說,高職學生普遍在高中階段學習基礎較差,政治理論學習的興趣不夠濃厚,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經典理論沒有進行過比較深入地學習,對黨的基本知識也缺乏系統的學習和了解,有的同學甚至對黨的生日、黨的最終目標等常識性問題都不清楚,入黨積極分子雖然有入黨的熱情,法學論文發表但他們無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來回答「為什麼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以及「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選擇」等問題。缺乏理論支持的信仰是不牢固,不堅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