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主要講了什麼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是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工夫影業出品,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優酷電影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動作類電影,由徐克執導,陳國富監制,趙又廷、馮紹峰、林更新、阮經天、馬思純、劉嘉玲等主演。

該片於2018年7月27日上映 。
2. 美國80年代電影界四大天王都是誰
要說選出美國電影的四大天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從來都沒有官方的說法,就從我們開始熟知美國電影到現在,有幾個頗具代表性的超級巨星,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強尼戴普,威爾史密斯,萊昂納多
3. 四大天王的電影劇情
抗日戰爭時期,深秋的海城。 英俊的孫少武來找等待他的美貌女郎李睡蓮,李睡蓮只說出「四大天王」四字,就中彈倒地而亡,手裡握著一個粉盒。孫少武是我方神探,得悉日本特務潛入海城勾結號稱「四大天王」的當地實力人物中的一個人,實施一項阻止抗日部隊北上的罪惡計劃。孫少武離開女友香茹,找到「耗子」,沒有了解到任何情況,「耗子」也被暗槍打死。他又碰上了酷似李睡蓮的少女李夢蓮。孫少武又來到一家酒店,發現一個戴黑紗面罩的女人在東張西望。突然,店裡發生槍戰,他奔向總經理室,發現有人假他之名槍殺了二天王王東昌。四天王劉青雲來給二天王料理後事,三天王賈驅豹也到現場。一打手前來報告,大天王昨夜被人殺害,且留有「神探孫少武」的紙條。三天王咬牙切齒要抓住孫少武。李夢蓮和把她們姐妹倆捧為紅歌星的劉青雲為睡蓮送葬。眾人離去後,孫少武與李夢蓮交換情況,夢蓮認為事與劉青雲無關。孫少武又去找劉青雲,險遭殺毒手,被一群大漢抓住。賈驅豹要殺孫少武活祭大哥、二哥。靈堂上,明的、暗的、正反派人物紛紛亮相,一場混戰。孫少武得三天王賈驅豹的掩護逃出,他從李夢蓮留在沙發上的粉盒中發現了日本特務炸青龍橋的陰謀。這時,北上抗日部隊已登上火車,半夜將駛過青龍橋。孫少武駕摩托急駛往青龍橋。他與刀疤臉在橋上展開激斗,被刀疤臉打落水中。一個頭戴面罩的人向刀疤臉付錢,乘其不備,開槍打死了刀疤臉。孫少武終於爬上裝有炸彈的橋墩,排除了炸彈,幾乎在同時,滿載抗日部隊的列車飛駛過橋。一個極像李夢蓮的女人在房間里望著摘去面罩的劉青雲。劉青雲面對大批美鈔得意忘形。女人突然拔槍向劉青雲射擊,但槍沒有響,劉青雲立即拔槍。孫少武騰身躍入,擊斃劉青雲。這時,那女人搖身一變成了男人,原來他就是日本特務、易容高手小山英枝。二人又一番惡斗。李夢蓮和香茹沖進,李夢蓮中彈身亡。小山英枝也中彈倒地,他在臨死前拉著了導火索。孫少武急拉香茹沖出屋外。一聲巨響,房屋著火坍塌。

4. 跪求四大天王(2006)吳彥祖和尹子維主演的免費的百度雲資源鏈接地址
《四大天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四大天王》是由吳彥祖執導兼編劇的劇情片,由吳彥祖、尹子維、連凱、陳子聰主演,於2006年4月20日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
影片講述了Alive樂隊的誕生到經歷娛樂圈歷練、開演唱會、發生分歧直至解散的全過程。

5. 如何評價電影《四大天王》
說真心話,除了拍這部電影的演員之外,我不是特別的喜歡這部電影,因為他沒有給我一種特別好的,感覺這樣的電影拍出來只是為了讓有一些人看到他們喜歡的明星而已。
6. 80,90年代的四大天王是誰
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4人~~
回首四大天王
劉德華 張學友 黎明 郭富城追憶「四大天王」時代
2005年歲末,香港藝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時進入前10名,諸多媒體用「四大天王神話再現」來渲染,似乎10餘年前風行東南亞的「四大天王」終於「日薄西山」,有了點起色都能成為報刊頭條。話說回來,即使是這10餘年間,傳媒圈、娛樂圈無論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這四人的地位都恆久不
變,直到這四人日漸衰老,這些所謂的接班人仍舊默守在歷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紅火的年代,他們幾乎就是整個香港娛樂圈,雖然4人都在多棲發展,但各自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每年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4人明爭暗鬥,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橫飛,1994年周星馳在《破壞之王》中扮演張學友的歌迷,影片中黎明Fans在張學友演唱會門口叫囂「我愛黎明!」結果遭學友Fans群毆,便是當時歌迷爭斗的最好寫照。
據香港音樂界資深人士回憶,大概在1990年到1991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均宣布退出四大音樂頒獎禮,習慣製造「爭斗」的香港媒體都在作各種預測,接班人是誰?
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
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此時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4人,風行10餘年之久。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娛樂業迅速滑落,粵語歌壇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機會越來越少。
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樂頒獎禮,接著張學友也宣布退出,這似乎也宣告了「四大天王」開始「瓦解」。
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壟斷的一種標志,無數個明星被封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這些「小天王」無一例外被「四大天王」湮沒,「四大天王」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香港娛樂圈壟斷時代的產物,它的壟斷也是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象徵,空前絕後,遺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沒落剛好映照著粵語歌壇的衰落。
10餘年,驀然回首……■張學友成績單重要獎項1995-1996年連續兩年獲得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最高銷量華人歌手1996年9月獲得世界十大最受關注歌手的大獎1997年創立創意音樂劇《雪狼湖》1998年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獲選世界十大傑出青年張學友:對這個稱號,早已沒感覺
去年年底,歌壇常青樹張學友異常忙碌。除了自己已經巡演一年的音樂劇《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參演的電影《如果·愛》也作為賀歲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戰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面對「四大天王再次發力」的局面,張學友無奈地笑著說:「怎麼還在叫我『四大天王』,沒有辦法,他們始終愛叫這個。『四大天王』的說法早就過時了,這種說法已經被大家叫了十幾年,現在四個人都有各自的發展,連碰面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說法應該『廢掉』了。雖然我現在對這個稱號已沒什麼感覺了,但是我並不唾棄它,因為它曾經給我帶來很多東西。」談起這個稱號所代表的意義,張學友說:「我覺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紀90年代,現在的樂壇已經很不一樣了,有了新的狀況。『四大天王』只代表那個年代。現在的樂壇新人輩出,相對而言,歌手的壓力也更大。」「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個見證:作為一名真正喜愛音樂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個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歡唱歌的話,能唱到哪裡,會有什麼樣的發展,現在誰也說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藝生涯來見證一次一個歌手從進入演藝圈到結束舞台生涯的全過程,所以對於『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我現在已經無所謂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足夠。」1999年,黎明、張學友先後宣布退出「四大天王」,同時也不再參與香港樂壇的獎項角逐。兩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時代的正式結束。
對於那段「天王時光」,張學友並不留戀:「有人可能覺得我們四個人那個時候非常風光,現在我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懷念那段時光,可事實上我一點都不留戀。
但不留戀並不代表我排斥那個階段。我很高興我經過那個時間,常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是,我是既得利益者。」劉德華:「四大天王」沒有過時
「四大天王」中,劉德華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畢業於無線藝人訓練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電影《彩雲曲》,同年因演出許鞍華的《投奔怒海》開始嶄露頭角。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開始被香港樂壇熟知。嚴格來說,劉德華的聲線並不是很占優勢,但他總是能找到適合自己唱的歌。從《我和我追逐的夢》到《來生緣》,從《謝謝你的愛》到《真情難收》,一首一首劉式情歌已經成為了當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詞。在談到「四大天王」這個話題時,他曾對媒體說:「其實我出道比他們幾個都早,嚴格說來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出道早,並不是劉德華區別於其他3人的最大不同,關鍵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劉德華是成功藝人的完美典範,他的工作狂精神,讓同行和媒體都贊嘆不已。
2000年劉德華投資拍了自己從藝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堪稱老而彌堅。除此之外,他多能多專的均衡發展也是4個人中保持最好的,即使從2000年獲得第一個金像獎影帝後,他在電影方面開始投入較多的精力,但音樂方面依舊保持高產,仍然有不少追隨者。
直到如今劉德華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創建的演藝公司叫「天中」,成立的電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響日漸下落時,劉德華接受采訪時,仍稱「四大天王」沒有過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輕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東西,比如說新音樂,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同樣有很多值得他們學習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黎明成績單重要獎項1990年叱吒樂壇獎1995年勁爆流行音樂獎新城勁爆男歌手1996年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1997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金獎1997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十優歌曲獎1998年十大勁歌金曲獎,最受歡迎廣告歌曲金獎1998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優歌手黎明
近些年,黎明工作量銳減,轉型開始做了娛樂公司老闆。因此近年的工作安排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接。
黎明似乎是「四大天王」裡面最排斥這個稱號的。在接受采訪時,他基本上對關於「四大天王」的問題不作太多回應。「『四大天王』作為一個名稱,會永遠存在。
但我覺得它是用來開玩笑,用來挖苦人,用來玩耍的。『天王』的名稱對我黎明來講是沒有作用的,你可以查我的記錄,從第一天有『四大天王』這個名稱,我從來沒有用過。到任何一個地方做宣傳,別人叫黎明我最開心,叫『天王』最難受!這只是為了炒作而起的一個名稱,與我有什麼關系。現在又是什麼『小天王』、『小天後』,這是沒什麼用的。」但作為當年「四大天王」這個稱號的受益者,黎明無論如何也無法擺脫公眾對他的「天王」印象。
談起這些,黎明覺得頗為無奈。「或許從包裝和宣傳上講,這樣的稱號不單單對我們四個人,還對於整個香港樂壇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長達10年的時間我們四個人包攬了大部分的獎項,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後果。
比如那個時代一些其他的優秀男歌手會因此感到壓力很大。現在過去了這么久,不少新的歌手冒了出來。我覺得我們其實已經獲得了很多的利益,沒有必要再在那些所謂的頒獎禮上分豬肉。不如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人。所以後來我決定退出頒獎禮。」因此,黎明這些年的工作重心已經從個人發展轉移到了公司運作方面。「我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知名度,所以根本沒有必要亂接工作勉強自己來做。我多拍幾部影片、錢賺多賺少都不是問題,但用壓榨自己的方式去拍,只會讓自己死得更快些。
人生要走很長的路,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工作既令我有滿足感又令我失落,但男人必須把精力放在事業中。像周潤發和成龍大哥,他們都是我的前輩,每天面對不同的環境在拼搏,我也應該向他們那樣努力。
至於壓力,你越逃避,它越糾纏你,應該像對『非典』那樣。」
■郭富城成績單重要獎項1992年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金獎1993年商業電台叱吒樂壇叱吒至尊歌曲大獎1998年商業電台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1999年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全球華人最受歡迎男歌手2000年CCTV-MTV音樂盛典香港地區最受歡迎男歌手2001年CCTV-MTV音樂盛典香港地區最受歡迎男歌手2003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05年台灣金馬獎影帝據《新京報》郭富城:我並不想安靜地走開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為漫長。
1984年19歲的郭富城考入無線電視台的舞蹈訓練班,1987年轉入無線藝訓班,其間演過數部電視劇,但大多為龍套角色。直到1990年,在台灣發展的郭富城拍了一部廣告,沒想到這則廣告竟改變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帶「電」的眼神開始讓台灣少女著迷,隨後灌錄了3張國語大碟,其中一曲《對你愛不完》紅遍兩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殺」回香江,隨即推出粵語大碟,1992年被封作「四大天王」,成名時已28歲,後來,郭富城嘗試多方面發展,開始拍電影,演電視劇。
雖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澀的就是音樂,舞曲風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開的「拐杖」,「以舞會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悅歌迷的套路。成為百事可樂代言人後,郭富城逐漸往扮相新奇大膽、歌曲風格多樣的前衛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並不是一個前衛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動腦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變似乎都能影響潮流,從最開始的「四六分頭」、到接拍百事可樂後的「火箭頭」,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來干預時尚。
郭富城從藝以來,參與的電影作品不多,15年來包括客串的電影只有26部,而且由於形象變化不多,只有《雷霆戰警》、《風雲》、《浪漫櫻花》給人留下一些印象。
2005年,接拍《三岔口》的他終於決心犧牲形象,來迎接這部「等待10年的好劇本」,郭富城的努力沒有白費,終於在自己40歲時的2005年得到最好的禮物———獲得2005年台灣金馬獎影帝桂冠,這也是其演藝生涯不可多得的亮點。
在「四大天王」里,郭富城似乎是對那個「四大天王」時代最有感情的一個,他曾在幾次演唱會上唱其他天王的歌來表示自己對那段日子的留戀。而且面對新人不斷涌現的娛樂圈,他更是從不服老,似乎和其青春性感形象相對應。
7. 一部很老的動作電影,校園里4個人叫四大天王還有個很高大的學生叫小象
極有可能是《超級學校霸王》!!!不過情節稍微有出入!
劇情簡介
2043年7月1日,犯罪大王將軍被捕,一星期後由鐵面無私的法官余鐵雄主審。將軍特派其黑社會爪牙健返回五十年前尋找鐵雄,並替其洗腦,使他無法進行審判。政府知情後,特派飛龍特警鐵面,掃把頭和發達星三人返回1993年去保護余鐵雄。大雄為93年一中學長期留班生,常遭同學余忌安作弄及毒打,只有女友采妮對他真心。飛龍三特警混進學校,掃把頭當上老師,鐵面做大雄同學,發達星則任大雄跟班,幫大雄打贏忌安,並向他套取鐵雄下落,但大雄卻表示校內並無鐵雄此人。阿健亦在這時扮成老師混入學校,並向鐵面放射毒針,後經掃把頭動之以誠,才取得解葯。這時,大雄母親宣布改嫁Richard余,大雄遂改名余鐵雄,特警立即保護鐵雄,而將軍則要殺鐵雄,並以采妮性命作要脅。阿健看透將軍真面目,倒戈相向,協助變成街頭霸王人物的眾人與將軍大戰。結果將軍被殺,而特警們亦接下另一宗在九三年進行的任務,使他們不用與剛相識的女朋友們分別。
8. 香港電影界四大天王誰的影響力最大
若論電影界,自然是劉德華了,不是說他演技有多好,而是爛片拍得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