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天沔花鼓戲老電影花牆會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天沔花鼓戲老電影花牆會

發布時間: 2022-08-18 00:27:59

『壹』 七八十年代的戲曲有哪些

六七十年代樣板戲。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杜鵑山》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劇目。
1980 《白蛇傳》(京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80 《屠夫狀元》(眉戶劇)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80 《花牆會》(天沔花鼓戲)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80 《盜御馬》(京劇) 昆明電影製片廠
同年還拍攝了另一出裘派名劇《姚期》。
1981 《白奶奶醉酒》(河南越調)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1 《桃李梅》(吉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1 《紅娘》(京劇)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81 《楊三姐告狀》(評劇)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81 《李慧娘》(京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81 《忠烈千秋》(保定老調)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81 《智收姜維》(河南越調)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81 《包公誤》(河南曲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
1982 《西施淚》(婺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2 《陞官記》(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湖北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1982 《清宮怨》(北京曲劇)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
1982 《洛陽橋》(豫劇)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82 《四姑娘》(川劇) 峨眉電影製片廠根據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改編。
1982 《紅柳綠柳》(萊蕪梆子) 山東電影製片廠
1982 《花燭淚》(越劇) 浙江電影製片廠
1983 《火焰山》(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3 《三打陶三春》(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3 《鄰里風波》(評劇)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83 《呂布與貂蟬》(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83 《哪吒》(河北梆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1983 《嫁不出去的姑娘》(評劇) 河北電影製片廠
1983 《樊梨花》(豫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
1983 《皇親國戚》(龍江劇) 龍江電影製片廠
1983 《莫愁女》(越劇) 南京電影製片廠
1983 《真假美猴王》(京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84 《佘賽花》(晉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4 《五女拜壽》(越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4 《三全其美》(豫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84 《岳雲》(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84 《杜鵑女》(黃梅戲)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84 《風雨情緣》(豫劇)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84 《龍女》(黃梅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84 《三關點帥》(晉劇)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85 《花槍緣》(豫劇)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86 《母老虎上轎》(黃梅戲)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6 《芙蓉女》(豫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86 《朱門玉碎》(黃梅戲)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86 《棒打薄情郎》(豫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1986 《孟姜女》(黃梅戲)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86 《七奶奶》(豫劇)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片公司聯合攝制
1987 《斬花堂》(上黨梆子)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87 《千古一帝》(秦腔) 西安電影製片廠

『貳』 荊州花鼓戲有哪些藝術特徵

荊州花鼓戲主要藝術特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民間鑼鼓戲曲化;二是馬鑼的運用;三是當地民歌的戲劇化。

俗話說:「丑花鼓、鑼鼓多。」這一方面說明花鼓戲擊樂豐富;另一方面說明了「擊樂」是荊州花鼓戲音樂唱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民間馬鑼在武場的使用,是民間鑼鼓戲曲化的鮮明體現。通常京、漢等皮黃大劇種的武場只用板、邊鼓、大鑼、鈸、小鑼,而荊州花鼓戲的武場則直接採用了馬鑼。馬鑼是民間鑼鼓中的標志性樂器。

武場採用馬鑼演奏的技巧純熟者,右手小錘擊中馬鑼有效部位後,左手將被擊中的馬鑼拋向高於頭頂的空中,發出粗獷的「浪浪」聲響,獨具特色。

荊州花鼓戲的音樂唱腔,直接來源於江漢平原流行的民歌小調及豐富的田歌、勞動號子,經過長期的舞台實踐,逐步發展形成了節奏富於變化,能夠表現多種思想感情的聲腔體系。

荊州花鼓戲的聲腔有高腔、圻水、打鑼、四平調等四大主腔和豐富的小調。主腔中除高腔是在當地薅草歌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的外,而圻水、打鑼腔則與鄂東花鼓戲聲腔結構相近。

在諸多小調戲中,《補背裕》、《摳門閂》、《薅黃瓜》等多種曲調,是當地民歌的戲劇化。這些不同來源的聲腔,在當地語言和音樂特點的基礎上,演變融合,渾然一體,形成了荊州花鼓戲的獨特風格。

荊州花鼓戲早期的角色行當主要有小生、小丑、小旦。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和劇目的變化,行當角色有所發展,出現了小生、生角、正旦、花旦、丑角5個行當。

荊州花鼓戲的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唱念均用大嗓。其飾演的角色有以唱見長的劇目《白扇記》劇中的胡金元,文雅書生戲《訪友》劇中的梁山伯,武功戲《戲蟾》中的劉海等。

荊州花鼓戲的正旦主要飾演端莊賢淑、性格剛強的中青年女子。如《三官堂》劇中的秦香蓮、《秦雪梅》劇中的秦雪梅等。

荊州花鼓戲的花旦又稱「鐵扁擔行當」,多扮演潑辣的中年婦女和活潑伶俐的小姑娘。其表演步法輕快靈活、動作細膩、道白清脆。所飾角色如《辭店》劇中的賣膳女、《烏龍院》劇中的閻惜姣等。

荊州花鼓戲的丑角此行當戲路較寬,多飾演僱工、書童、教書匠、店家、惡少等。其所飾人物或機智敏銳、詼諧風趣,或奸詐狡猾、刁鑽圓滑。如《張先生討學錢》劇中的張先生,《陰審》劇中的判官等。

荊州花鼓戲的生角多扮演正直、豪爽、剛毅、灑脫,以及愛打抱不平的人物。如《告經承》劇中的張朝宗、《烏龍院》劇中的宋江等。

荊州花鼓戲有四大主腔和200餘種小調,唱起來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抒情敘事,飽含泥土的芳香。荊州花鼓戲擊樂伴奏來自江漢平原的民間鑼鼓,現存文獻記載的傳統擊樂牌子有76個。

荊州花鼓戲的主腔屬於板腔體,唱詞多為七字、十字句。傳統的演唱形式為「一唱眾和、鑼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實,曲調音域寬闊,旋律進行中大跳較多;男女唱腔都用本音和假嗓相結合演唱,加上唱、幫、打三者緊密配合,形成了荊州花鼓戲獨有的演唱風格。

荊州花鼓戲的主腔有高腔、悲腔、圻水腔、圻水敗韻、四平腔、打鑼腔、還魂腔等。高腔因其唱腔高亢粗獷,又俗稱骷髏腔。該唱腔男腔粗獷、豪放,女腔婉轉柔和,且字句安排和行腔處理均較為靈活,可塑性也很強。

演員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和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靈活安排,因而是荊州花鼓戲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一般多用於本戲中唱腔的演唱。

由於高腔善於抒發悲怨深沉的感情,在許多劇目中被用於重點唱段。如《三官堂》中秦香蓮的長段唱詞就用高腔轉接悲腔處理,其唱腔婉轉凄切、如泣如訴,較好地表現出劇中人物的情感。

荊州花鼓戲有名的小調有「摘花調」、「十枝梅」、「采蓮調」等。分單篇牌子、專用曲調、插曲3類,多來自民歌和各種民間說唱音樂。其樂曲短小,旋律優美,節奏輕快,色彩豐富。

新中國成立後,荊州花鼓戲得以新生。許多新中國成立前改唱楚劇的花鼓藝人,打出了「劇種回歸」的旗幟,並得到了各地文化主管部門的關注和扶持。先後建立了天門、潛江、沔陽等第一批縣級花鼓劇團。

1955年,荊州花鼓戲在繼承與改革的道路上邁開了步伐。其重要標志是將「一唱眾和,鑼鼓幫腔」的傳統演出模式改成了弦樂伴奏,荊州花鼓戲的舞台上出現了發展和繁榮的局面。

《雙撇筍》、《斬經堂》、《三官堂》、《春姑拾斧》、《借牛》、《攔花轎》等劇目,分別在湖北省和中南區文藝會演中獲獎。這些成就奠定了荊州花鼓戲與湖北漢劇、楚劇齊名的基礎地位。

改革開放後,荊州花鼓戲更是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1980年,荊州花鼓戲《花牆會》被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成彩色戲曲片;荊州花鼓的傳統戲《王瞎子鬧店》、《招郎》,由湖北電視台拍成電視戲曲藝術片;1984年,荊州花鼓現代戲《家庭公案》赴京匯報演出,轟動京城,被譽為「難得的好現代戲」。

隨後,又有荊州花鼓戲《水鄉情》、《向老三招婿》《海峽情》、《原野情仇》、《鬧龍舟》等劇相繼進京演出,是全國各劇種中,創作劇目上京演出較多的劇種之一。

荊州花鼓戲在新中國成立後,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可歸納分為3個階段,即普及傳播階段,快速發展階段,改革創新階段。

在這3個階段中,由於行政區劃的調整和劇種發展的要求,在1954年定名為「天沔花鼓戲」,1981年改名為「荊州花鼓戲」。

鄉村劇團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甚至有的村都組成了劇團。這一時期,農村劇團為傳播和普及花鼓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這一階段,由於劇種的發展和行政區劃的調整,使得天沔花鼓戲也隨之改名。1981年,荊州地區將天沔花鼓戲改為「荊州花鼓戲」。

荊門市將劇團經過調查研究,又考慮到荊門的市情團情,從1990年起,他們創作演出的重點調整到編演現代戲,特別是農村題材的現代戲上來。

荊門市花鼓戲劇團先後創作演出了現代戲《高玉蓮》、《翁與媳》、《桃林深處》、《九二六壯歌》、《荷花洲頭》、《鬧龍周》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現代戲劇目。

這一時期,荊門市的花鼓戲在專業劇團的帶領下,民間劇團迅速發展,形成了專業團體努力開拓花鼓戲發展的局面,使這一地方劇種進入了它的全盛時期。

在花鼓戲進入了全盛時期之後,花鼓戲藝人為了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荊門市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勵和扶持農村業余劇團,在創辦劇團、聘請教練、演員簽約、設備添置、信息提供等方面給予了優惠和方便,以利於花鼓戲的健康發展和廣泛普及。

荊門市從2002年開始策劃、創作大型現代花鼓戲《十二月等郎》。該劇創作的初衷就是想跳出傳統曲目的模式,創作出一台全新式樣的花鼓戲,一方面繼承花鼓戲的傳統,使其具有民族性;另一方面注入時尚的、現代的氣息,使其豐富和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十二月等郎》也在聲腔設計上大膽創新。在保留花鼓戲唱腔的悠揚、甜美、悅耳等音樂元素的前提下,融入民歌、山歌等民間音樂的素材,使其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十二月等郎》的主題曲《等郎調》,就取材於江漢平原的「三棒鼓」,無伴奏合唱就沿用了原生態花鼓戲的無伴奏唱法等。正因為音樂注入了有特色的元素,所以當代觀眾感到親切動聽,能產生共鳴。

在舞台美術方面,《十二月等郎》既吸納了話劇的寫實手法,又保留了戲曲的寫意手法,運用了大量的真實布景和道具,但又不是全實景,既有實又有虛。

另外,花鼓戲藝人還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使舞台空間轉換自如,增強了舞台的表現力。在《十二月等郎》劇中,活動台板、電腦燈光和環繞立體聲都使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電腦設計投射的豐富圖案及色彩變化,使江漢平原鄉村景色躍然眼前。

《十二月等郎》為湖北花鼓戲這一地方劇種在全國爭得了一席之地,使湖北花鼓戲在荊門具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並步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叄』 天沔花鼓戲的現狀

90年代以來,花鼓戲進入了迷茫期,文化多元化對花鼓戲劇產生了巨大影響,天門市花鼓劇團等劇團陷入了生存危機。進入21世紀後,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劇團的發展出現轉機。
2000 年以來,沔陽花鼓劇團先後推出《十三款》、《雙玉蟬》、《趕子放羊》、《莫愁女》、《三娘教子》、《站花牆》、《假洞房》、《何業保寫狀》、《濟公下山》、《清風亭》、《訪友》、《斬金堂》、《賈氏吵嫁》等光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2006年,配合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申報荊州花鼓戲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天門劇團的經典選段整理排演,錄制了首張「天門花鼓戲精品唱段集錦」大碟。
2008年,劇團招收31名學生送入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實行5年制花鼓戲大專班學習,劇團派指導老師跟班教學,這一舉措解決了。
2009年劇團將<<;花牆會>>;、<<;斷臂姻緣>>;(上、下本)、<<;狀元與乞丐>>;、<<;香魂恨>>;、<<;秦雪梅>>;拍攝成光碟,並出版發行。
「創作改編的大型現代戲《黑色驚嘆號》,在全省巡演,引起強烈反響,成為全省禁毒及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點劇目;移植改編的大型現代戲《江姐》成為全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項目……」2010年7月7日,沔陽花鼓劇團團長陳光談起文藝作品時說,作為一個文藝團體,要發揮團體工作的特殊性,用文藝的形式,通過系列謳歌黨的大型戲曲節目鼓舞人、引導人、感召人。
近年來,沔陽劇團先後自編自導自演了大量的歌頌黨和祖國的精彩節目。《老鄰居》反映黨員「雙建雙帶」的農村利民活動,《兩推一選》反映換屆選舉時拉選票的現象,《送禮》、《連局長的婚事》倡導黨員幹部要廉潔自律,嚴禁黨員幹部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誇七歌》……音樂小品、歌曲、花鼓戲等不同類型的節目深刻鮮活地歌頌著黨的好政策,贊美著社會主義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積極正面地引導了一批又一批觀眾。
今年以來,該團下鄉演出採取了「戲曲打頭炮,歌舞來收尾」的演出形式,讓廣大農民既領略到了花鼓戲的醉人神韻,又感受到了現代歌舞青春時尚的誘人芳香,極大地豐富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

『肆』 仙桃的傳統戲曲是什麼

沔陽花鼓戲
沔陽花鼓戲是仙桃唯一的地方戲曲,它是流行於江漢丹原的民間小戲,一百多年來,經過兩代藝人從內容到形式的不斷開拓與創新,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天沔花鼓戲也叫荊州花鼓戲,誕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門、沔陽一帶,這一帶平原遼闊 ,湖港交織,歌樂一起千人應和,是古楚文化的腹地。
天沔與其他地區一樣,鼓樂先與民俗節日,民間禮儀活動聯系在一起,到後來才又滲透 到俳優百戲活動中,所謂「妝演故事俳優百戲,簫鼓喧天。」(《荊州府志》)。最早與 天沔花鼓戲有直接關系的就是花燈鑼鼓,這是指它的源頭,其實從歌舞到戲曲,則不能不說薅草 歌 。「每夏耘時,擇善謳者一人擊鼓而歌,鑼鈸應之,謂之薅草歌。」(轉引劉正維編著 《湖北省民間音樂概論》)除了薅草歌、栽秧、扯草都有歌,統稱田歌。天沔民間常說:「打工 喊號子,下田打鑼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傳說明朝萬曆年間,天門的周天官奏請聖上批准,堵死了漢水上游的九條支流,以致造 成鄂中的天門、沔陽、潛江、監利等湖沼地區水澇災害猖獗。此說不可信。鄂中湖沼地區 水患不絕,是因為當時官府撈錢,不管治水修堤的結果。民謠有:「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 」一遇水災,窮苦百姓只好「背起三棒鼓,逃荒到四方。」清末天門《逃水荒》唱道:「 正月是新春(哪),宣統把位登(哪),指望今年好收成(哪),誰知啊荒得很(哪)。」「二 月涼嗖嗖,人人帶憂愁,采把野菜把生度,實在難下喉。」「五月是端陽,落種來插秧, 大小淹得精精光。」「堤潰無人管,窮人餓肚腸,眼望洪水淚汪汪,攜兒帶女逃水荒。」

相傳清道光年間,天沔有張洪顯、皮思金、皮思銀兄弟和劉泡被稱為沔陽漁鼓名角。其 中皮氏兄弟將漁鼓腔用於皮影演出,促使漁鼓腔由敘述體向代言體發展。

天沔花鼓戲的唱腔曲牌約有80餘種,多為民間小調,像〔思凡〕、〔綉荷包〕、〔放 風箏 〕、〔蘆花調〕、〔雙撇筍〕、〔站花牆〕之類。唱腔優美質朴,鄉土味足,生活氣 息濃烈。

��傳統劇目《站花牆》寫湖廣應山楊玉春,自幼與燕山天官王洪的女兒王美蓉訂親。玉春後因父母雙亡,前往王家投親,王父嫌玉春家貧,不認這門親,並將玉春責打40大板逐 出門外。美蓉丫環春香不滿王父所為,暗將美蓉引至花牆與玉春相會。楊王二人互訴衷情,交換 信物,訂下再結同心之好。〔站花牆〕就是該劇主要曲牌。其他還有〔摘花調〕、〔西腔 〕 之類。

��天沔花鼓戲除民歌小調外,主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悲腔〕、〔打鑼 腔 〕等,大都男女同腔同調。著名演員有沈三、陳堯山、賽雲霞、楊篤清、黃楚香等。劇 目過去多為民間生活小戲,解放後從楚劇、漢劇移植了一些劇目。70年代末以來,新編的大型 歷史劇《十三款》,小型現代戲《小堅決》、《買搖窩》、《家庭公案》等均已拍成電影 播映。傳統劇《站花牆》(《花牆會》)1980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