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比炮火更猛經典二戰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比炮火更猛經典二戰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7-31 09:40:10

① 有什麼二戰的影片推薦點!

美麗人生 兄弟連
鋼琴師
《辛德勒名單》
珍珠港

辛德勒的名單有許多事情即使發生在昨天,也不會有人記起;還有一些事情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U-571》
上榜理由:海戰經典,獨一無二
經典指數:★★
二戰期間,德國的海上傳統力量並不佔優,所以德國大量發動潛艇戰,用這種幽靈般神出鬼沒得戰術,讓盟軍損失慘重。因此,掌握德國潛艇的動向變得異常重要。「U571」就是一艘納粹潛艇的代號,本來只是德國眾多潛艇中的普通的一個,但是通過一次周密的策劃,盟軍:9人小分隊冒死強行登上U571潛艇,從此開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水下旅程。

盟軍小隊奪取了密碼發報機,有了這個裝備,盟軍就可以掌握德國潛艇的動態了。但就在任務已經完成的時候,德軍援兵趕到,炸毀了接應的美國潛艇。9人小分隊被迫困在已受重創的U571號上還擊,而相繼而來的還有更多的災難性打擊……

《U571》絕對是一部大製作的影片,但是他沒有陷入大場面和電腦特技的誤區,每段潛艇外的大場面之後,總要回到狹小的潛艇船艙中,以留給演員們足夠的妙言空間,並交待潛艇內部發生的新的危機。導演這種巧妙的空間轉換的安排,是影片的情節間產生了足夠的張力,使得整個影片緊張的讓人喘不過氣。以至於連當年在此種潛艇上服役的軍官都驚嘆不已。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細細的紅線》
上榜理由:二戰墓誌銘:在理智與瘋狂之間只有一道「細細的紅線」。
經典指數:★★☆
與《U571》一樣,《細細的紅線》是一部一問世就被公認為經典的影片。《細細的紅線》描述的是美國與日本在瓜達康納爾島的戰役。整個影片都是圍繞著男主角一個人展開的,士官長威爾士所在的連隊負責從日本人手中奪取210號的陣地,在經過了持續數月精疲力盡的斯殺與流血後,他的連隊終於攻克了210號陣地,但是這次勝利只是戰爭中的小小一步,無休止的戰火還要繼續,而威爾士也在隨後的戰斗中犧牲。

《細細的紅線》絕對是一部值得進電影院觀看的影片。很多人驚嘆,原來戰爭片可以拍得如此美麗,在片中多次出現寫意的風景盡頭,展現了太平洋島嶼的藍天、碧水、青草還有嗷嗷待哺的幼年生命,但是這美麗的大自然卻全部籠罩在戰爭的炮火下,而人類的生命也在自己所創造出的戰爭中無比脆弱。影片在1999年力壓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雖然很多人對《細細的紅線》是否超越《拯救大兵瑞恩》表示質疑,但是《細細的紅線》的經典地位卻早已得到公認。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坦克大戰》
上榜理由:二戰影片庫的巨型坦克
經典指數:★★☆
這部影片是公認的描寫坦克戰最經典的影片,影片該片改編自1944年秋季開始的「阿登反攻」。影片中雖然有大量的虛構情節,但在大的戰略上卻十分尊重史實。德國的「虎王和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戰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直到二戰結束,盟軍始終找不到有效對付它的辦法。電影《坦克大戰》就是講述盟軍在坦克戰中陷於被動,在坦克戰的正面戰場節節敗退,但是德軍坦克耗油量巨大,而由於步步緊逼,也使得德軍戰線過長,補給發生困難。盟軍將領雖然在坦克戰中沒有辦法,但是卻發現了德軍戰略上的弱點,誘敵深入,切斷敵人的補給線,最後取得勝利。

該片的導演肯·安納金很好的把握了敘事節奏,加上老牌演員羅伯特·瑞安、查理斯·布朗森的傾力表演,使得影片不管在娛樂性方面,還是在重現戰爭方面都成為經典。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地道戰》
上榜理由:那條地道一直延伸到中國人的心中
經典指數:★★★
這樣的音樂是每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的,只要看過這部影片就不會忘記。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都會記住這樣的曲調,記住片中無數的、大大小小的細節。關於影片的情節和內容已經無需再作過多介紹,因為這部影片甚至深入到了國人的生活當中。在全民備戰的時代,這部影片甚至成為每家每戶挖掘自家地道的教科書。在1966年至1970年,《地道戰》成為全國只放映的三部電影之一。

但是過多的放映,並沒有影響他的可欣賞性,因為即使到今天,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看起這部影片還是會津津有味。而《地道戰》也創造了中國電影的一個藝術高峰,老一代電影工作者所運用的鏡頭語言、場面調度以及演員表演,仍然現代中國電影人的學習榜樣。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巴頓將軍》
上榜理由:看完這部影片會產生疑惑:演員和巴頓,到底誰是真的將軍
經典指數:★★★☆
對於評價這部影片,就像評價巴頓本人那樣困難,因為對於巴頓這樣獨特的人來說,任何評價都是多餘,而又無力的。還是先看通過影片來看一下巴頓,通過巴頓來感受這部影片。

男主角喬治·斯科特戲里戲外均入木三分地詮釋了角色——開篇6分鍾的教科書級演說,其表現簡直是「暴戾軍神」巴頓的附體,而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領獎,不懈地斥責好萊塢的盛宴不過是「荒唐的聲色犬馬」。由此來看,喬治·斯科特果然是出演巴頓的最佳人選。本片據說是尼克松最喜歡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使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揚牛仔精神的電影,隱藏的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盡管如此,仍不能抹殺這部出色的歷史巨片的精良品質,不管在大銀幕後有多少背景,都不能抹殺著部人物傳記片之集大成者。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偷襲珍珠港》
上榜理由:唯一一部美國和日本相互妥協的二戰影片
經典指數:★★★★
《虎!虎!虎!》又叫《偷襲珍珠港》,本片由美國和日本合拍,糅合了日美雙方觀點,再現了珍珠港事件始末。中國觀眾對這次事件和這部影片都不會陌生,正是這次事件把美國徹底捲入二戰,美國的參戰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滅亡,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但是美國的參戰也使得二戰空前的慘烈,尤其是直接導致日本投降的兩顆原子彈,更是人類文明史上永遠的傷疤和警告。

在二戰結束後,又經過了25年,昔日的敵對雙方:美國和日本,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坐下來,用電影共同探討觸發這一場人類浩劫的原因。日方導演深作欣二,大膽地將視角鎖定在侵略國一方,從日本軍國主義虎視眈眈策劃陰謀開始,將其鎖定目標、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外交上欺騙美國,直至最終偷襲成功的每一步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觀眾,而中間穿插著美國不斷通過美國軍方的麻痹大意、姑息養奸的各種情節,更提醒了和平年代的人們,防範於未然的必要性。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莫斯科保衛戰》
上榜理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對於德國納粹是永遠的噩夢
經典指數:★★★★
80年代的鴻篇巨制,冷戰末期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蘇聯電影,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作從德至蘇、從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首次勝利——莫斯科保衛戰,講述了德國法西斯不敗的神話是如何被粉碎的。

有人說,好萊塢電影和歐洲電影以及蘇聯電影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好萊塢電影的鏡頭剪接刺激,使用眼睛觀賞的;而歐洲和蘇聯電影相對緩慢,使用來感受的。《莫斯科保衛戰》雖然是一部場面宏大的戰爭影片,但是仍然可以讓人感受到很多東西。比如該片最經典的台詞: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因為身後就是莫斯科!短短的一句台詞,我們卻可以從中感受到蘇聯戰士無比的民族自豪感,和以死抗戰的決心。從這句話中也不難理解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為什麼會在此遭受了二戰以來的第一次慘敗。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上榜理由:《拯救大兵瑞恩》未必是最經典的二戰影片,但絕對是目前再現戰爭場面最真實的影片
經典指數:★★★★☆
很少有哪部電影一上映,就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經典的影片,而《拯救大兵瑞恩》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其實,在《拯救大兵瑞恩》公映以前,就有很多媒體猜測,這部影片會如何經典。一般來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是這樣的事情完全沒有發生在《拯救大兵瑞恩》身上,而且在公映後,這部影片很快就被公認為最真實的再現戰爭場面的影片。這個稱號,並不是媒體憑空炒作的,而是一些參加過諾曼底登陸的老兵們的評價。

當然,這部影片並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真實的層面上,影片更引起了人們對於戰爭中,對於人類生命的價值的思考。影片的劇本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百萬大軍登陸諾曼底時,米勒中尉率領一支8人的小分隊深入敵後,去尋找空降部隊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相繼陣亡,馬歇爾將軍盡快把這名士兵帶回家鄉,以免這位英雄母親受到再一次的打擊。其實,這幾乎就是用8條人命去換取1條人命的命令,因為在廣闊的的戰場上,尋找一個普通士兵,就好像大海撈針一樣,執行此命令的士兵也對此大為不滿,但是他們還是遵守士兵的准則,服從了命令。在影片中,並沒有對著八個換一個的問題作太多的糾纏,但是這個關於人的生命價值的問號,卻深深地打入了人們心中。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上榜理由: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在靜悄悄的黎明面前
經典指數:★★★★☆
又是一部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電影,不過中國人民認識她的時候,她身上卻沒有經典電影的光環,而是被打上了宣揚戰爭恐怖輪的標簽。國人走入電影院,去觀看這部影片是為了批判她而去的,但當人們走出電影院,全都被她深深地感動。這部影片是蘇聯電影藝術的代表,影片像散文詩一樣,婉婉道來,卻又扣人心弦;節奏不緊不慢,卻比快節奏剪輯更加讓觀眾喘不過氣來。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三個小時,等影片結束,觀眾已經深深地融入到電影中的世界。

這部影片是公認的,反映戰爭殘酷得經典影片,但是縱觀整個片子,幾乎沒子彈射入人體,沒有殘臂斷肢,但是卻把戰爭的殘酷性刻畫的淋漓盡致。和那些靠大量血腥場面換取人們感官刺激滿足的影片這部片子形成了鮮明對比,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它又比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顯得高明。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辛德勒名單》上榜理由:猶太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助全人類經典指數:★★★★★
科幻題材和二戰題材是斯皮爾伯格的兩大情結,他拍攝的影片大都與這兩個題材有關。而《辛德勒的名單》則是斯皮爾伯格集大成的二戰巨作。《辛德勒的名單》也是由真實的事件改編而來,影片講述了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在目睹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後,由一個好女色、會享受的剝削資本家,變成了一個不惜代價去盡可能保護更多猶太人的勇士。在二戰結束的時候,辛德勒為了營救猶太人已經散盡家財,可是在於他救助的猶太人告別的時候他卻淚流滿面,為自己沒有救助更多的猶太人深深自責。

《辛德勒的名單》曾獲得第66屆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等六項大獎,但是甚至可以說,在《辛德勒的名單》的面前,奧斯卡也顯得不夠分量,因為人們甚至無法給他一個准確的定位。說他是商業片,他身上聖潔無比,找不到一絲商業片的銅臭味;說他是藝術片,他又沒有藝術片孤芳自賞的嬌柔做作。但是這部影片卻在商業上和藝術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實我們也不需要在給這部影片什麼定位,因為他應經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供所有電影工作者欣賞學習。
文章引用自:硫磺島來信

② 經典的二戰題材電影,請介紹一下,跪求!

關於二戰的電影太多了,
1.《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聯)

2.《莫斯科保衛戰》(蘇聯)

3.《解放》(蘇聯),共5集,每一集的片名分別為:《炮火弧線》、《突圍》、《主攻方向》、《柏林之戰》、《最後一擊》。該影片拍攝曾得到蘇聯政府的鼎力支持,動用海陸空軍士兵30000名、坦克10000輛、飛機1000架參與拍攝,場面之巨大是任何一部戰爭片都難以相比的。這部電影應該是關於二戰的最宏大的電影了,二戰電影迷不應該錯過。遺憾的是,網上可以下載的都是剪切版的,很多鏡頭都剪掉了,完整版的解放已經很難找到。

4.《庫爾斯克戰役》(蘇聯),這場戰役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戰,參戰裝甲部隊坦克超過5000輛,空軍部隊參戰飛機也超過了2000架,雙方共損失兵力130萬,被人稱為攪肉機

5.《中途島戰役》(美國),也是根據真實戰爭改編,很不錯。這場戰爭中,感覺日本太背了,感覺日本之所以輸,很大願意是運氣太差(完全是個人觀點,看完後自己評價)

6.《珍珠港》(美國),這個熟悉吧,我說的是2001年版的,影片大部分都在珍珠港實景拍攝,動用許多飛機和艦船,據說影片中用於轟炸的時長達30分鍾,這在電影中還真不是一般的長啊!

7.《兵臨城下》(蘇聯),二戰中關於狙擊手的電影,二戰+電影+狙擊,我的最愛。經典瞬間:當蘇聯的一個士兵從已經炸斷的房子這端跳到另一端是過程中,被德國狙擊手給狙落(反一號),那感覺太爽了(別說我沒人性、沒正義感),就好像打cs一樣,在對方從掩體跳出的瞬間狙殺,干凈利落。

8.《黑鷹墜落》(美國),這個不是二戰的,是根據美國1993年在非洲國家索馬里的軍事行動改編的,很多人說看完《全金屬外殼》讓人害怕戰爭,我沒覺得,倒是這部電影讓我有那麼一點感覺。影片開始有點無聊(也只是相對而言),可是隨後長達一個小時的不間斷的戰斗場面絕對讓人震撼。

9.《細細的紅線》(美國),又名《紅色警戒線》。目前只能看到刪節版(約3小時),原始版長達6小時 (千萬別被沉悶的開頭嚇退了,否則你會錯過一部頂級佳作。這是一部絕對異類的作品,與政治、商業徹底地絕緣。影片對人性作出了深層的拷問:為何要戰爭?對於這個問題,劇情並沒有給出正面或者批判的回答,這不是一部影片所能解答的。本片名為戰爭片,但導演卻時不時地將鏡頭對准美麗的大自然,當官兵們在討論軍事戰術的時候,畫面上播放的卻是生態環境,彷彿在大自然的世界裡,人類是多麼的渺小,人類的戰爭是多麼的無足輕重,多麼的可笑,與狗咬狗沒有任何區別。

14.《血戰阿拉曼》(義大利) 。「在學校他們經常這樣教導我們:『像英雄一樣死去的人是光榮和偉大的『。在戰場上我看到了很多這樣的英雄,但那些死亡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光榮和不光榮、偉大與不偉大,他們就只是死了, 他們在工事里腐爛,連一句贊美的詩詞也沒得到。死亡只有在課本上才是美好的,在現實生活中,死亡是悲慘的、可怕的、血腥的……而且還發出陣陣惡臭。」

10.《拯救大兵瑞恩》(美國),影片開始時的「諾曼底登陸」相當經典,作為一個二戰電影迷,可以錯過這部電影,但不應該錯過這部影片開頭的登陸部分,僅看這一部分也讓人熱血沸騰。

11.《決戰斯大林格勒》(德國),又名《斯大林格勒戰役》, 從德軍的視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作品,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影片涉及到了諸多戰爭中的敏感話題,如虐待戰俘、槍殺平民、搶掠民宅、誤殺戰友、視士兵為草芥、讓士兵充當炮灰、士兵的傷病和生活情感。

12.《血戰台兒庄》(中國),在網上常常看到影迷們找「關於二戰的電影」,後面還特產備註:「不要國產的」。雖說國產戰爭片確實不怎麼樣,但也不要太絕對,本片就相當不錯。

1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蘇聯),關於二戰的,經典。不過,想要看宏大、激烈的戰斗場面,這部電影就不是你想看的。

14.《血戰阿拉曼》(義大利)

③ 讓人熱血彭拜,有哪些堪稱典範的二戰影片

以二戰為題材的電影並不少,但我個人認為,《兵臨城下》、《風語者》、《虎!虎!虎!》都是其中可以堪稱典範的。

一、《兵臨城下》雖然講述的是兩個傳奇狙擊手之間對決的故事,但也從側面展示了戰爭的殘酷。

2001年在中國上映的《兵臨城下》是裘德·洛主演的電影 ,故事以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為主線,講述了在莫斯科保衛戰大環境下的愛情和與敵軍狙擊手鬥智斗勇的故事。不時穿插在主線中的支離破碎的屍體和血流成河的畫面絕對會讓觀眾感到震撼,也體現了戰爭的殘酷性。

雖然這幾部電影也有不少不完美招致批評的地方,但我個人認為,它們都還算是眾多二戰電影中的佼佼者。

④ 二戰類型的電影有哪些

珍珠港 我最喜歡的戰爭片
拯救大兵瑞恩 二戰經典英勇故事
戰略大作戰 美國經典戰爭片
虎口脫險 二戰空中經典戰役 小時候的最愛啊
華氏911 戛納金棕櫚獎影片
獵殺U-571 上億票房火爆大片
我們曾是戰士 好萊塢經典動作片
綠區 美伊戰爭題材改編
風語者 尼古拉斯凱奇大片 尼古拉斯凱奇 最帥!!
護送錢斯 真實事件改編新片
哈特的戰爭 布魯斯威利戰爭片
第九連 俄羅斯戰爭大片
光榮戰役 明星雲集戰爭大片
古墓迷途 國內熱映戰爭大片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 票房冠軍戰爭大片
坦克大決戰 二戰經典戰爭片
進攻列寧格勒 蘇聯經典二戰戰役
猛鷹突擊兵團 美國經典二戰題材
盛夏獵戶座 二戰激烈海戰大片

⑤ 二戰經典電影有哪些

【解放】本片是前蘇聯耗資最大的電影,共分為五部,片名分別是《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戰》、《最後一擊》
《最長的一天》《遙遠的橋》《拯救大兵瑞恩》《斯大林格勒》《父輩的旗幟》《硫黃島來信》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⑥ 二戰慘烈經典電影有哪些

1、《兵臨城下》

該片描寫的是二戰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該片的主演約瑟·費恩斯我們也許不熟悉,但它的導演尚積葵·安諾(Jean-Jacques Annaud)中國觀眾應該不陌生。1991年,由他執導、梁家輝和法國少女明星珍·阿琦主演的《情人》曾引起轟動。

⑦ 最經典的二戰電影20部

英美:《血戰鋼鋸嶺》《拯救大兵瑞恩》《父輩的旗幟》《細細的紅線》《敦刻爾克》《至暗時刻》
蘇聯:《士兵之歌》《雁南飛》《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歐陸:《虎口脫險》《冒牌上尉》《地雷區》《我們的父輩》《斯大林格勒戰役》《帝國的毀滅》
以上大部分是戰爭片,還有二戰背景的其他類型電影有更多。但在戰爭片里,我認為最經典的是《士兵之歌》和《拯救大兵瑞恩》。其他地區的二戰片沒有過多了解。

⑧ 十部必看二戰電影

1、《決戰中途島》

《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帕特里克·威爾森、豐川悅司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11月8日在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該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中,參戰士兵和飛行員等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萬分。丹尼和伊夫林慢慢接近,互生愛慕,最後發生一夜情。

但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現在伊夫林與丹尼駐扎的珍珠港。正當三人不知如何面對這個難題時,日軍也悄悄地准備偷襲珍珠港。

雷夫與丹尼這對好朋友又是情敵,還得一起並肩作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兩人只能將兒女私情暫時拋在一旁,共同為自由、正義而戰。

⑨ 十部最經典二戰電影,你錯過了嗎

TOP1.《兵臨城下》
電影《兵臨城下》
由好萊塢出品,但因為是法國導演拍攝,其意味與好萊塢還是大不相同。比如影片開始也有千萬人的戰爭場面,但在構圖、氛圍上都不是追求壯觀和沖擊力,相反倒是充滿了諷刺和憐憫,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味。後面蘇軍兩人拿一支步槍,在督戰隊機槍的威逼下發起自殺性的攻擊更是再明顯不過的諷刺。但瓦西里出場的那場狙殺五名德軍的場面確實拍得精彩之極,大有俠之大者的風范。最後瓦西里與德國狙擊校長之間的對決也拍出了高手對決的風采。
TOP2.《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
戰爭電影歷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這主要是指它的技術方面,之後的戰爭電影很少有不受這部影片影響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戰爭場面追求真實,質感,每個細節都經得起苛刻的研究,而同時又驚心動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開頭的諾曼底登陸,相比於經典《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的盪氣回腸,《拯救大兵瑞恩》的表現更接近紀錄片式的殘酷,使用了很多手提攝影機的拍攝,另外《拯救大兵瑞恩》還注意到了大部分電影中諾曼底登陸戰中忽視的細節:當天是在下雨的。
TOP3.《珍珠港》
《珍珠港》
以現代電影特效技術再現現代場爭場景的典範電影,雖然同時也是矯揉做作,內容空洞的失敗商業片典範。本片同樣用了幾十分鍾的時間來再現日軍偷襲珍珠港這場歷史著名的鋼鐵大屠殺,與《虎虎虎》相比,因為特效技術的突飛猛進,可以以數字技術模似亞歷桑納號被摧毀的全過程,也可以用第一視角讓觀眾參與到這場戰斗之中,本片與相對古典的戰爭電影相比已顯得相當浮躁,美軍戰機升空後狂揍零式戰機的場面雖然精彩,但在行家來看來卻是可笑之極:歷史上零式戰機與P40的近距離纏斗,在戰爭前期幾乎一直如貓戲弄老鼠般的輕松。
TOP4.《巴頓將軍》
《巴頓將軍》
「為國犧牲從來都不是贏得戰爭的方法,贏得戰爭的方法是讓你的敵人為國犧牲!」這句話最能代表巴頓的風格,這種個性也導致了他的軍事風格的強硬霸道,也為他贏來了鐵血老將的稱謂。這部70年代的電影主要把重點放在巴頓個性的描繪上,戰爭場面並不太多,在特技上沒有今天的的數字技術,但非洲大平原上的陸空一體的美德坦克大決戰還是拍出了波瀾壯闊的效果。只可惜的是隆美爾軍團的主帥已退出非洲戰場,未能令世人一睹當世陸戰兩大頂級高手(而且二人軍事風格完全迥異,隆美爾詭異而巴頓強悍)的對決,令今人大為惋惜。
TOP5.《父親的旗幟》
《父親的旗幟》
把更多的筆觸放到了歷史的真相和對真實「英雄」的還原上面,但並不妨礙它所拍攝的戰爭場面成為近年來最傑出的戰爭場面之一,甚至僅從視覺沖擊力而言,它甚至可以說是最好的一步。地獄般的硫磺島,在美軍艦炮的轟炸下騰起陣陣非人間式的煙霧,三天的轟炸沒有摧毀日軍的防禦,三天後的登陸仍成為一修羅場般的廝殺,在這場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現代戰爭中,傳統電影手法與電腦CG的運用結合得恰到好處,遍布大海的登陸艦確乎氣魄宏大,展示出工業時代的人類所能營造出來的巨大的破壞力,盡管,還遠不是極限。
TOP6.《細細的紅線》
《細細的紅線》
什麼是戰爭?大部分的戰爭電影,只是一架望遠鏡,帶人們去觀賞戰爭,而《細細的紅線》不同,它是一台時空機器,帶你去親身體驗戰爭,以一個士兵的身份,來親身體會戰爭所帶來的死亡的恐懼,精神的折磨,心靈的扭曲。就如那場攻擊日軍高地堡壘的戰斗,幾十分鍾的時間里,你可以循著導演的鏡頭來親自聆聽一次死神的召喚,完全第一視角的表現,一切未知,日軍直到白刃肉搏才真正出現,而當美軍沖入日軍軍營雙方血拚的時候,你會體會到「巴別」的意味,也會因此明白為什麼在戰爭中,會有那麼多人類的喪心病狂,會有那麼多永遠洗也洗不清的仇恨和血腥。讓我們套用一位越戰老兵對《現代啟示錄》的評價:《細細的紅線》不是戰爭電影,它就是戰爭。如果你要問戰爭是什麼?那我么我請你去看《細細的紅線》。
TOP7.《戰斗列車》
《戰斗列車》
以倫敦為首的權威,和領導鐵路工人運動的所謂上級,以全人類和「法國的榮耀」的名義將鐵路工人帶上了戰場,這些「崇高」的使命迫使工人們為了達成目標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和敵人的生命,以民族主義的宣言和革命熱情的煽動剝奪了工人們進行自由選擇的權利。
TOP8.《大偷襲》
《大偷襲》
看到有人說前半段不好,我因此差點沒去看。 看完了,最後的營救固然精彩,我重點要說的是,我很喜歡前半段:第一天的鋪墊和第二天的推進。 是不是更喜歡刺激的戰斗? 在那種場面中,少不了英雄主義的俗套。一對一的單挑,大快人心的對日侵者的掃射。可是這些都不及前邊「冗長」的鋪墊的功力深厚,捕捉細膩。
TOP.9《虎口脫險》
《虎口脫險》
這部片子屬於經典的法國喜劇電影了,由法國國寶級喜劇大師Louis de Funès主演。這個個子不高、禿頂的小老頭體現了法國人的很多典型性格,比方說辦事認真嚴肅,精打細算,有一點自私,愛調侃別人,愛占點小便宜什麼的。當然主角得有配角來襯托,就像唐·吉訶德身邊總是站著忠實的桑丘一樣,這部片子里就是那個老實八交但能逢凶化吉的油漆工Bourvil了。
TOP10.《最長的一天》
《最長的一天》
這個片子保持的黑白片花錢紀錄直到辛德勒的名單才被打破,何況這是1961年的美元……考慮到通脹的話還是很嚇人的。第一牛逼之處在於大部分是實景拍攝,到四大叔拍《拯救大兵瑞恩》的時候據說都不能用實景了,何況《兄弟連》。第二牛逼之處在於,航拍鏡頭和全景真是多啊,雖然美國人40年之後長相也沒啥變化,好萊塢發展了40年大約就是多了點特寫和手提攝影機,其他該拍的40年前都被拍過了。

⑩ 大家給推薦一些打的激烈的二戰的電影

二戰電影《大奇襲》劇情簡介:
營救是驚險的。1941年,珍珠港偷襲得手的數天之後,日軍開始攻佔菲律賓 群島,五個月後,頑強駐守的美軍由於軍火、糧食和葯品的短缺,不得不向日軍投降,並被迫開始了殘忍的巴丹死亡行軍,倖存下來的美軍戰俘被投入了各島的集中營。
1944年10月20日,麥克阿瑟率軍在巴羅登陸,履行了當初撤離時「我一定會回來」的承諾,開始了美軍的反擊行動。但處於日軍魔爪下的美軍戰俘們依舊在生死線上掙扎,1944年底,巴拉望島上的美軍戰俘遭到了血腥屠殺。
為了遏制暴行的再次發生,美軍總部決定營救卡巴圖安集中營的美軍戰俘,該戰俘營位於敵戰線後30英里,共關押了513名戰俘,戰俘們在日軍的殘酷勞役下已經三年之久,均已重病纏身或是虛弱不堪。
距離日軍實施「人道毀滅」的時日不遠,少校吉布森(約瑟夫·范恩斯 飾)雖然身患瘧疾,但仍竭力鼓舞著手下士兵的士氣,共同企盼著自由戰斗的那天盡快來臨,以醫護身份做掩護的戰士遺孀瑪格麗特(康妮·尼爾森 飾)也通過馬尼拉地下組織將黑市葯品偷偷運入集中營,為缺醫少葯的戰俘們雪中送炭。
1945年1月28日,盡管計劃尚未周全、地形也不熟悉、戰俘營內駐扎了數百日軍守備,而且距離戰俘營不足兩英里處還盤踞著數千日軍部隊,但在菲律賓游擊隊的策應下,陸軍中校亨利·穆西(本傑明·布拉特 飾)和上尉羅伯特·普林斯(詹姆斯·弗蘭克 飾)還是率領第六突擊營大膽深入敵後,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勝利完成了這一美國軍事史上最為成功的營救行動。